- 求學背景:政大國貿
- 準備時間:2025 / 1月底 ~ 2025/ 7月初
- 準備教材:OG, GMAT官方PP1~6 , A2線上課程講義 , 隨身碟題目, Dustin yt影片,機經
前言
一直都對出國讀書有點憧憬,但真正下定決心準備 GMAT 已經是大三寒假的事了,目標就是要趕上今年的申請。相比很多大三暑假就開始準備的同學,我算是晚了至少半年,因此也不免感到焦慮。
因為對整個準備流程其實不熟,一開始就決定想找有經驗的人帶領,讓我少繞些彎路,除了身邊朋友推薦 A2 GMAT,也在網路上爬到不少好評心得,所以最後就選擇報名 A2 的線上課程。
為什麼選擇 A2 GMAT 與線上課程?
在決定要上實體還是線上之前,其實猶豫了很久,但最後選擇 A2 的線上課程,主要原因是:
1. 準備時間點比較尷尬,剛開學那時要顧學校課業和社團,實體課固定排程對我來說負擔會太大。
2. A2 線上課程可以無限重播、快轉到需要加強的章節,甚至只要打開電腦就能利用零碎時間複習,對我來說非常有彈性。
再來,A2 的講義和題庫也很完整,除了整理好的邏輯架構、題型拆解外,還有豐富的 GWD、OG 練習題可以直接刷題,對像我這種時間有限、很需要專業系統帶著快速進入狀況的人來說,真的省下非常多力氣。
準備時間軸與中間心態的幾次轉折
從 2025 年一月底(寒假)開始,我就利用寒假到開學初這段比較輕鬆的時間,花了約三週密集把 A2 的主題影片快速看完一輪,先對 GMAT 出題模式、解題思路有個基本輪廓。
進入三月後,隨著學校課業和社團初期越來越忙,我就把重心轉到 A2 隨身碟裡整理好的題目練習,每天大概安排:
• 一回Verbal
• 一回完整 60 題的數學
• 再花時間訂正、檢討錯題
到了四月初,距離一戰已經不遠,就開始用模考調整正式考試的節奏,也測試不同的考科順序,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策略,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替不同題型設定合理的解題時間,避免某幾題卡太久拖到後面。這方面很推薦大家可以上 YouTube 看 Dustin 的分析影片,對實際考試時的規劃會有很完整的理解。
一戰前最後一個月我主要就一直刷官方 PP1~6 模考。多次嘗試後發現自己最適合的順序是 Q-V-DI,因為數學一定要在精神最好時先處理掉,Verbal 則避免最後腦袋打結時作答,DI 因為不管放哪裡分數都差不多,就乾脆排在最後。真的很建議大家在模考多試不同順序,也順便訓練長時間專注力,避免到正式考場時才第一次承受那種壓力。
後來會決定多考幾次,是因為自認自己一戰時 Q(PR95)和 V(PR84)表現都還不錯,但 DI 大爆炸導致整體分數被壓低,差一點就達到預期的分數。這種就差臨門一腳的感覺讓我覺得還有機會再拚一下,結果二戰、三戰反而換 V 出包,最後還是祝大家都能一次殺 G 成功,這考試拖太久對心理跟錢包都是不小的打擊。
各科準備與考場實戰經驗
🔹 CR
剛開始寫 CR 講義題時整個寫到沒心態,常常題目看兩三遍還是抓不住論點,更別說還要針對不同題型轉換解題邏輯。後來重新靜下心,把課堂筆記跟 Kory 的每題檢討影片再好好看一次,才慢慢養成抓論點以及刪去無關選項比較的習慣,避免浪費時間陷在複雜選項裡。
🔹 RC
GMAT 的 RC 句子又長、資訊量爆炸,一開始我按照以往讀文章每個字都應要看懂,或只看開頭結尾找結論,結果錯得亂七八糟、還花超多時間。後來靠 Dustin 的講解影片練習拆文章結構、抓段落功能跟轉折,才慢慢穩定,到後期就算遇到很多生字也比較不會慌,可以把時間更多的留在分辨選項的細微差異。
🔹 Q
一開始以為 Q 很穩,結果因為不熟英文專有名詞、或讀題卻沒看到陷阱就失分。A2 的數學講義把常考觀念、易混題型都整理得很清楚,專有名詞也有中英文對照,超級有幫助。後來每天照全職考生計畫刷題,搭配即時檢討,這樣其實就蠻夠了。
🔹 DI
DI 一開始只覺得題目多、字多,但單題看起來不難。直到模考才發現時間壓力下很容易寫不完。後來學 Dustin 分享的 MSR、TPA 小技巧(像先看圖多字少的分頁,表格題先掃下拉選項)後速度才提上來。這科真的重質不重量,比起狂刷題,更重要的是檢討為什麼看錯、從哪個細節被騙走,想刷題也可以去GMAT Club上面用電腦介面刷題。
這段時間最大的心路歷程與收穫
這半年壓力真的非常大,身邊同學大二升三暑假就開始準備留學考試,我還在被課業追著跑,更別說還要兼顧 GMAT,還好有 A2 的完整系統,讓我能快速進入狀況,少走很多冤枉路。
也因為時間被壓到沒得拖延,反而強迫自己專注在怎麼有效率取分,而不是想把所有題型都弄到爛熟才往下。短短幾個月下來,除了學會怎麼用英文快速推理、閱讀長篇專業文,也更認識了自己在高壓環境下如何調整。
想對還在準備 GMAT 的大家說的話
1. 認真上課真的很重要
我太晚把 Verbal 的解題結構實際用在做題,一開始模考還想靠語感去處理,結果錯到完全沒心態。到快考一戰才認真回頭複盤所有解題邏輯,V的分數才慢慢穩下來。
2. 錯題筆記比刷新題還重要
後期幾乎所有的進步都來自檢討錯題,好好復盤自己面對特定題目表現不好的原因才能真正進步
3. 數學機經真的蠻好用
建議有餘裕都可以去買。數學幾乎一定會中題,這幾個月我認為自己最厲害的點就是對數學機經熟悉的程度,看了超多遍也自己算了很多次,練到 500 多題只要看到題目就直接想到答案。數學能有不差的分數的原因我非常確定不是因為我數學多好,而是機經讓我在面對某些莫名其妙的題目時能直接選出答案。
對 A2 GMAT 的感謝
很慶幸在時間壓力這麼大的情況下選擇了 A2 GMAT。他們的線上課程彈性高、影片講得也細膩,讓我能在有限時間內反覆強化弱點。Dustin 在社群常分享時間分配、猜題技巧,還有結合 AI 助手做複習,對後期幫助超大。
此外,強力推薦大家都要追蹤A2本人的IG,老師會在上面分享很多魔偶、偶喵、妙妙貓的日常生活,相信有上過課的人都多少會對其中幾隻有印象,備考過程中時不時看到老師的IG都會讓人會心一笑,心情也會跟著變好。
最後真心感謝 A2 GMAT,讓我能在愈發緊迫的時間內考到一個不算差的分數,順利踏進申請下一階段。也祝每位正在準備 GMAT 的你,都能早日達到心中的理想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