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上班族趕上R2申請,拿到 INSEAD, NUS 等offer!GMAT 新制一戰 735 (PR100)


- 成績:一戰新制 735  Q:89 V:85 DI:85 (2024/11/11)

- 求學背景:台大財金

- 準備狀況:工作8年在職考生

- 英文程度:TOEFL 109

- 準備時間:2024 / 9 月初 ~ 2024 / 11 月初

- 準備教材:OG, A2線上講義, PP


▌選擇A2 & 近況

其實我在多年前就有報名過 A2 的 SC 課程,當時就很喜歡 A2 快狠準的解題方式和清晰的講解。不過那時候外務太多,加上念 MBA 的決心不夠堅定,所以最後並沒有真的去考 GMAT。

這次下定決心要出國讀書後,第一時間就想到了 A2,也因為這幾年有看到一些同學、朋友上了 A2 的課程後取得高分,所以毫無懸念選擇了 A2!後續在上課的過程中,也更證明當初的決定是對的,A2的課程非常有架構,讓我2個月內迅速理解GMAT的規則,並且順利拿到高分。我認為線上課程對上班族非常友善,且因為有時效性,讓我在準備的過程中必須要跟著時程完成課程。

這次決定申請 MBA 是一個非常臨時的決定,導致我的時間規劃非常緊湊。但因為已經確定目標是新加坡,所以我申請了 INSEAD、NUS、NTU 的 MBA,也很幸運地都拿到了 offer 和部分獎學金。

我的 GMAT 準備時間從 2024 年 9 月開始,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唸書,真的很累,但最後 11 月中一戰考到 735!接著馬上準備 TOEFL,12 月中一戰拿到 109,並在 2025 年 1 月如火如荼地完成 R2 申請。


▌準備過程 & 時間規劃

因為平日要上班,所以我的唸書時間主要集中在 平日晚上 2 小時 + 週末 4 小時。有幾個時間管理的要點跟大家分享:

• 每天都要碰 V+Q:特別是 Q,雖然題目不難,但熟悉度會影響最後的錯誤率和解題效率。

• 模擬考超級重要! 我開始唸書後半個月寫了第一次 PP,結果因為緊張,Q 做不完、DI 錯一堆,最後五百多分。這讓我深刻體會到模考的重要性,考前 20 天我用掉了剩下的 5 份 PP,結果一次比一次進步!

• GMAT 是一口氣的考試,不要中斷! 準備途中千萬不要有長時間的空窗期,2 天都嫌長,只要一有斷點,都會需要花上加倍的時間找回熟悉感,強烈建議大家一鼓作氣把它KO掉。


▌各科心得

Verbal - CR

A2 的 CR 課程真的非常系統化,而且邏輯非常清楚,透過橫向跟縱向的整理,讓台灣學生可以理解題目的前因後果,也讓我在聽課時可以迅速了解解題技巧。準備時完全跟著 A2 的教材,將講義內的題型和題目全部寫完,搭配A2跟Kory錄製的詳解,這絕對是第一優先!之後再做OG會覺得邏輯很清晰,答對機率提高也會比較有信心。

我自己的心得是千萬不能只刷題! 每道題目都要慢慢分析,理解為什麼錯,遇到變形時才不會慌。長句不要慌! 面對 GMAT 冗長的句子時,不要急著篩選答案,而是先冷靜讀懂題目。跟著 A2 教材走就對了!


Verbal - RC

A2準備的講義cover了閱讀長文的方法跟心法,我自己覺得非常受用,雖然本身的英文底子不差,但GMAT特有的超長句型還是讓我很害怕,常常讀了又讀同個句子卻沒有真的看進去,透過A2上課時提到的分解長句的架構式做法,讓我越讀越上手。

RC的小心得是如果發現自己已經在彌留了,寧可停下來、深呼吸再讀一次,都比搶時間糊裡糊塗看完好。做完題目後,可以針對之前讀過的文章重複閱讀,讓自己習慣GMAT撰寫文章的邏輯跟用法,文章就會越看越懂。最重要的是!透過RC的系統化訓練,後續考TOEFL的reading難度簡直無法相比。


Quant

一開始我對 Q 非常有信心,但每天寫完題目後都發現自己因為看錯題目或計算錯誤而失分。後來我調整策略,不求快,算完後快速驗算,確保答案正確。

KH 老師的課程真的很重要!用淺顯易懂的方始講解不同主題,特別是像我這種已經畢業很久的考生,透過KH老師的整理,讓我迅速喚起深層數學記憶。千萬不要小看Q,尤其是 GMAT 改制後,Q 分數變得更關鍵,每天維持 Q 的熟悉度是關鍵,KH 安排的每日題目真的很有幫助,一定要寫完。


Data Insights

DI 這一科一定要熟悉所有題型!題目本身都不會太難,但熟悉題型後再找答案時可以更有效率,省下一些時間檢查。我除了做完 A2 講義內的題目,也有額外上網找題目練習,確保自己能應付不同的變化。


▌A2GMAT 的優勢 & 學習心得

A2 的線上課程非常流暢,幫助我高效學習。

1. 上課節奏快狠準!課程內容精煉,不浪費時間。

2. 系統化教材!完全不需要額外找補充資料,跟著課程走就好。

3. 老師們的提醒超級重要!

    ◦ V 千萬不能只刷題,理解比量更重要!

    ◦ Q 要注重細節,不要因為粗心失分!

    ◦ DI 要熟悉題型,不然會寫不完!

4. 學習諮詢很有幫助!A2 的老師們都很願意提供個人化建議,幫助我更有效準備。


▌給考生的鼓勵

上班族考 GMAT 一定可以成功! 這段時間真的很辛苦,每天下班回家都不能耍廢,還要獨自苦讀,但考高分是絕對辦得到的!

我當時的時間安排是每週五保留 Friday night 休息,當天中午利用午休時間做數學題,通勤時看 Verbal,這樣星期五晚上可以完全放鬆,讓自己不會因為長時間高壓而倦怠。

希望所有上班族考生都可以堅持下去,一戰獲得高分,都可以順利進入夢想的學校!🎉

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改變人生的考試 GMAT 新制625 錄取ASU 謝謝A2!


- 求學背景:淡江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 準備時間:課程2023 六~七月假日班 

                  備考2024/01-2024/09(全職考生) 

- 準備教材:OG(2023, 2024)、GWD、PP模考1-6、隨身碟CR PP1-4、RC PP1.2.、OV、貪食蛇、機經班、DI文字題 

- 考試成績: 

一戰 485(22nd) Q80(64th) V71(5th) DI71(26th) 2024/02/02

二戰 575(59th) Q86(91st) V75(18th) DI75(48th) 2024/07/12

三戰 565(52nd) Q85(88th) V74(18st) DI75(48th) 2024/08/12 

四戰 625(81st) Q88(95th) V75(18th) DI80(84th) 2024/09/06


時間軸

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要考GMAT,就必須一次努力完成,我就是因為暑假上完課後沒有馬上備考,拖到2024年初才準備,導致需要把講義全部拿出來重新聽課,才有辦法慢慢理解,效率非常差。

第一戰被分數嚇到後,馬上報名Dustin終結者班,慢慢改善自己閱讀文章和題目的品質及單字累積後才能十足應對考試。鼓勵如果有心要考GMAT的同學,要全心投入考試,而且要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祝福每位正在或是未來考試的同學都能有理想分數。


各科準備

SC

我第一次報名上課時,剛好是新舊制轉換的最後一個班級,我很幸運能夠學習SC的知識,這對於我英文長期發展有很深遠的影響。在課堂中,我學習該如何使用專業的英文用法,這與以前國高中學習到的英文文法是完全不同。SC的講義不只幫助我GMAT的考試,也幫助我不論是在托福閱讀、寫作考試以及閱讀各式英文文章的能力有顯著提升。

A2整理出的SC精華是業界最頂尖,講義編排清楚,協助學生在最短時間能熟悉此科目,當我有文法使用問題,我也會翻開講義重新理解。最重要的是我能運用SC的能力來幫助我完成GMAT考試的每一科目,「包含CR、RC、DI」。


CR

準備考試將近一整年,CR是我始終沒有跨過去的一個科目,從分類題型到確認方向性,總是遇到題目變化更多就會搞混的困境中。

自從參與終結者班級後,Dustin希望學生先將邏輯觀念建立起來,並且試著看題目後,讓心裡先有自己的想法,並用手機錄音起來。隨後聆聽自己的觀念及邏輯思維是否正確,最後在看答案選項,重複練習過後,即便是很難的題目,也能很快速的想出自己的答案後,再看選項是否符合,琣養出思考邏輯的習慣。此種方式能快速篩選出錯誤答案,找到正確選項。

即便最後考試出來Verbal的部分成績沒有達到我最理想的分數,但學習過程中,學習到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對於從小在台灣學習的學生來說受益良多。

最後也想提醒大家:考試中,一進入考場馬上要進入狀況,前面三題對於Verbal分數有重要影響,即便後續難題都寫對也無法弭補簡單題選錯的困境。


RC

這個科目是我一開始寫題目時,遇到最多問題的科目,不只文章用字艱澀,連選項的句構及單字都十分有挑戰性。

我會準備一本筆記本將所遇到的單字分類紀錄「考古學、歷史、天文、.......」幫助自己熟稔更多難懂單字,因為看懂越多單字越能省去理解題目及選項所花費的時間,並將有限的時間用於選出正確答案上。

我每天會額外花一小時的時間用Dustin所開發出的chatgpt來產出不同類型的文章,藉此培養自己的閱讀速度。對於我來說天文學類型的文章較不擅長,那每天可以至少讀一篇天文學文章,並且要計時自己多久讀完,也要寫摘要,來提升學習效率。

當單字量與閱讀速度符合GMAT考試標準後,在寫題目要先將題目進行分類,例如要明確區分細節題和推論題,開始練習時,要隨時思考此句話與下一句話的關聯,也可運用SC的能力找出重要資訊,看完文章後,可以先寫出邏輯簡圖,後續練習多次後,可以內化在心裡,但看完文章一定要想過自己的文章摘要,不要急著進入選項選出答案,這樣反而會因為不確定選項,重複回去文章裡找答案。


Q

數學對於所有考生來說應該都是最容易掌握的科目,但也不能因此就忽略此科的重要性,在新制考試中,只要有其中一科能全對,總分很快就能衝上去,Q是最容易滿分的科目。

KH的講義編排完整清楚,用簡單扼要的方式涵蓋所有考試內容,幫助考生在最有效率的情況下完成此科目準備。我會建議同學參加數學貪食蛇(數學高頻難題班),因為許多考生最容易在備考期間忽略Q的準備,透過參與貪食蛇班可以督促學生每天完成一回數學,維持對數學的熟悉度及維持手感,且課程會附上檢討影片,加速學生吸收及理解難題。

在考試前作PP模考時就要告訴自己,要以全對為目標,真正到時戰後才能維持此心境。


DI

DI是我進步最多的科目,也是我成績突然衝高的主因。

DI是個題型多元且複雜的考科。但我認為DI題是最需要把握的科目,只要將簡單題掌握後,其實分數很快就會有明顯進步。

我每天都會花部分時間上Gmat Club練習DI題,但網路上的題目參差不齊,需要特別注意。只要習慣DI出題模式,再加上補習班提供的做題小技巧,DI會有顯著成長。


誠心建議

GMAT不同以往台灣的考試,需要很明確的方向及指導,補習班的精準教學能更有效率考取高分,考取成績後,補習班也會提供完整諮詢及完善的校友服務,對於學生來說是非常大的幫助。

此外,學生只要願意,A2 GMAT的老師每月都會有線上答疑服務。誠心推薦未來的考生,如果要考GMAT,一定要選擇A2。

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GMAT新制一戰645 二戰685!感謝A2GMAT讓我少走彎路,迅速出分!


考試成績:

一戰645(Q86 / V82 / DI77)

二戰685(Q88 / V83 / DI81)

求學背景:臺北大學會計系

英文程度:學測英文15級、多益950

準備時間:2024/8月底~2025/2月底

準備教材:OG、GWD、official prep1-6、A2線上課程講義、GMAT Club、KH數學練習計畫、數學高頻難題班、機經班


▌前言:

早在國高中時就有想出國唸書的想法,但直到大二的時候我才開始認真思考未來的規劃,最終才下定決心要出國念研,而也早耳聞GMAT是個很不好應付的考試,非常注重閱讀品質以及邏輯思維,甚至可能需要有些天份,所以自讀對我來說肯定是沒辦法的,因此果斷選擇補習,而上網查看到非常多推薦A2GMAT的文章,所以毫不猶豫的就在升大四的暑假報名了線上錄影帶課程。

我會選錄影帶課程是因為還有學校課業要顧,而且上課教室離我家挺遠的,不想再多花時間在通勤上,所以如果能彈性規劃課程表,對我來說會比較輕鬆,當然選線上課有好有壞,需要很強的自制力,不過對我來說自制力不是問題,而且我的吸收能力比較慢,課程可以重複聽以及能暫停影片好好做筆記,對我來說讀書效率是會比較好的。


▌大致時間軸:

(一戰)

我大概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把影片看過一輪,接著針對不熟的部分再花兩週看第二遍,尤其是CR的部分我是全部重看,因為以前沒學過所以看第一輪之後還是沒有很懂,重看才有逐漸理解之前不懂的地方,同時間跟著上課進度做複習以及寫課本題目,複習的部分我是要求自己一定要在上完課三天內複習完。

全部結束後大概已經是十月中旬,接著就是開始刷題目,做題順序是講義、OG、GWD、PP,每天各個科目都碰,在此階段每天大約花八小時在GMAT上面,然後又因為還是學生,且對自己的成績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很常讀完G接著讀學校的課業,讀到晚上十、十一點都是家常便飯,都在讀書的日子非常痛苦,但是現在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其實我本來是想在一月中去考一戰,但是因為太忙了,而且發現做的練習還不夠多,時間規劃上會過於匆促,所以最後決定再給自己兩週時間準備,選在過年初七考試。

在一月初時開始複習以前整理的錯題,全部拿出來重寫一遍,如果還是做錯就標記起來,再寫第2、3遍,考前再拿出來看一遍。複習的同時也開始寫機經,數學部分也是寫兩遍以上,至於最後兩週的考前衝刺,讀書時間拉到10-12小時,從早上八點左右開始念,每天都做一回官方模考,讓自己熟悉pace,大量的模考才能讓自己上考場時不會太慌張,考模考加訂正總共一天5小時上下,接著再搭配機經和GMAT Club上等題目做加強,考前最後兩三天我沒做模考,原因是不想影響心態,所以我那幾天就是把錯題和機經拿出來再複習,接著就上考場了。


(二戰)

我本來是不打算考二戰的,因為一戰考645就已經達到我當初給自己設下的目標分數底線,確實我在一戰太緊張,加上求於把題目全寫完,導致前端正確率沒有把握住,因而沒有真正發揮實力,雖然心有不甘,覺得自己可以考的更高,但是當初那背水一戰,要一次上岸的決心已經消失,所以有點排斥二戰,原因之一也是準備過程實在很痛苦,不想再來一次,但是後來考完一戰跟A2通完電話後又被說服了,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謝謝老師當初鼓勵我考二戰!

所以在休息幾天後,我重新振作起來,再給自己大概三週時間準備二戰,採納老師的建議拉高Q、DI 的練習題數,在準備二戰期間,我抱持的心態就是有更高分數就是賺到,沒有那也無所謂,所以非常佛系的準備考試,讀書時間也沒有一戰那麼多,每天Q做4、5組以上,全看機經以及之前模考的題目,而且我只針對我沒有想法和解不出的題目做計算,要是觀念懂,我就腦袋裡順過一遍流程而已,節省時間。DI每天3、4組,至於Verbal就是每天做一組GWD,保持手感,有練到就好。

二戰準備期間有再練四回模考,都是pp1、2的,如果當天有練模考,那Q和DI額外練習的組數就會折半,V則是不再額外練,頂多看看閱讀機經的文章當故事書,抱著平常心在2/27考了二戰,沒想到居然出了685分,等於舊制740-750,終於能徹底跟GMAT分手了!


▌各科準備心得:

Verbal

我知道很多人會放棄V,會把大部分時間花在Q/DI上,但如果想要很高分,這科一樣得拉起來,除非你能保證Q/DI正式考能全對,如果不能,那麼V又爛,想要衝很高分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前期也是花了很多時間在V上打基礎,等到後期才慢慢減少,然後逐漸拉長Q/DI的準備時間,V是要靠長期累積實力的,短期拉不上來,所以要早點開始準備!

CR

CR應該對於大家是很陌生的考科,我們的教育不像國外一樣從小就開始學習邏輯思維、批判性思考,所以會需要花蠻多的時間打基礎。我的陣痛期大概是一個月多,一開始真的很痛苦,我還記得當初上完第一堂CR寫後面習題時,26題我寫了將近三小時,還不包括後面訂正檢討每一題!那時的我還真的心態有點崩,懷疑自己真的有辦法學好CR嗎?正式考試時間也就45分鐘,有9-13題CR+閱讀3-4篇,我這個狀況能寫完一半都有問題,但崩潰歸崩潰,還是要繼續跟著老師的腳步學習。

第一遍影片看完覺得對橫縱向的觀念沒有很熟,所以我又重新再看一遍,第二遍不用停下抄筆記,所以能更專注在內容上。我很推薦一開始練題目的時候,不管題目對或錯都要看解題影片,很花時間,但是對於打基礎是有用的,學習老師怎麼做題、對於選項的解釋跟自己的有無出入、檢查自己argument抓的對不對。我會把一些我不會or沒想到的抄起來,等之後拿來做考前複習,講義、OG的每一題我都有看解題影片,等到GWD的時候才改成有不會的選項或題目,我才會去看。

針對CR的訂正,不是只訂正錯和對的選項,要每個選項都知道錯在哪,你要能講的出來,講不出來就是不會,CR很常是你會覺得這個選項是對的,但是你講不出個所以然,這時就代表你沒有真正了解題目,一定要去弄懂,否則你CR這科是絕對不會學好,每個選項都長的差不多時,你會死得很慘!

從GWD、prep等題目,我開始不做筆記,除非是易忘或頻繁錯的,我才會寫下來,否則我就是用唸的,把每個選項錯在哪對在哪都說給自己聽,argument在哪裡也要說出來!在CR這科我學到了一整套完整的邏輯思維架構,CR不是用來應付考試的,它是個可以很有收穫的科目。

RC

對非母語者來說,這科是令人非常之頭痛,我到現在也不敢說我對RC有十足十的掌握,RC是不限領域的學術性文章,對於母語者來說可能都會看不懂了,何況是我們,尤其RC最厲害的就是你可能看得懂每個字,但串在一起就看不懂了,或者整篇文章看完自以為了解,但是寫題目時依然錯,因為RC很喜歡在題目裡考易混淆,建立錯誤的因果、比較關係,用字過於主觀或客觀、武斷,或者人物對象敘述顛倒等等,如果你對文章沒有了解通透,掌握架構,知道什麼東西在文章哪個地方時,那你的答對率是不會好的。

這科一樣很推薦前期每篇文章都看Dustin的解題影片,學習老師的解題技巧,以及在文章中看到什麼關鍵字要提醒自己,比如我在文章開頭看見了conventional/ traditional/ general等詞時,我第一反射的想法就是這篇文章可能是要講新舊觀點,後面或許會出現新觀點去推翻舊觀點,有了active reading 的訓練,你讀文章會比較順,看到however 等轉折詞也要注意,很常都會是整篇文章重點!

RC的檢討我會用Dustin之前有分享的ChatGPT模組,協助分析每篇文章的架構,並且針對每個選項揪出對和錯在哪。Dustin的解題技巧真的幫助我很多,在一戰時因爲太緊張,所以文章我是一個字也看不進去,雖然硬著頭皮看完但還是不知道文章在說什麼,所以我開始用Dustin教的去刪選項做題,沒想到最後出來我的RC只錯兩題!

在二戰時,可能因為在高分庫了,所以有遇到分五段的文章,但我告訴自己不要慌,平常心好好的把每篇文章看完,特別注意第一和最後一段的開頭和結尾,以及文章中段是否有轉折,了解大概的架構,知道什麼東西在文章哪個地方,看題目問什麼再回去文章針對對應區塊詳讀一遍,最後二戰我的RC只錯一題!從未想過RC會成為我V的拉分項,以前總覺得這科我怎麼樣都拉不起來,只能靠CR拉分,結果模擬和正式考時卻成為了我V的救星,二戰最終拿到83分(PR86)!

DI

這科我覺得是變化最多的,只有DS比較好掌握,其他的可能會出現你完全看不懂的題目和圖表,所以確保DS能夠全對很重要!我一戰就是DS沒有全對,還在第一、二題連錯,錯題幾乎集中在前端,總錯題數7,只拿到77(PR66),我平常DI沒有那麼低,PR8-90以上不是沒拿過,所以有點不甘心。

一戰時我因為求把題目做完,有跳過MSR,因為不擅長多元資料分析,可能看完後做題還是錯,也很花時間,所以平常練習都是直接跳過,有時間才會回來寫,但考完發現這樣的做法還是不可行,MSR一組三題,連錯三題會扣分比較多,而且常常出現在考題前面,做錯很容易降庫,所以我二戰改變心態,MSR我起碼要對一題,DS也要全對,後面兩三題寫不完就用猜的,確保前面正確率!所以我拉高DI練習題數,在GMAT Club上面把TPA/Table/Graph 600-705難度的題目都刷完,705以上的也有寫一點,考前針對錯題再拿出來重寫一遍,如果還有時間,寫對的題目我也會重寫,讓自己保持手感!

MSR我覺得有時候可以先看題目在問什麼,再去找有沒有對應的表格是針對這個問題的,通常都有一題是單純找就能做對。MSR至少要把握住最簡單的一題,好好看題組給的資料,最後二戰我的MSR是全對的,即便最後也真的時間不夠猜了兩題,但PR還是有90!

DS

官方很喜歡考不等式、方程式、速度和比例問題,我在模考和正式考都只遇到這些題型,有時還會有文字題,所以我認為可以先從這些常考的類型下手!老師們給的題目其實挺足夠的,但如果想多練一些,也可以跟我一樣去GMAT Club練習,或者另外買官方練習題庫也可以。

我在二戰時遇到了三題文字題,通常文字題應該算是高分區的題目了,如果實戰看到也不要害怕,有可能答錯是不扣分的,我二戰DS總共有六題,錯了其中一題文字題,但是考完我的報告顯示DS正確率是100%!

面對文字題我覺得閱讀品質蠻重要的,魔鬼藏在細節裡,需要特別細心,觀察條件一和二有沒有關聯也很重要,有時你可能會覺得一個條件就足夠,但其實它可能有缺漏的補充資訊,實際上要兩個條件合一才能條件充足。

Q

新制把數學的分數佔比拉高,所以總分能不能高分,Q是決戰關鍵!

對於臺灣的學生來說,數學是較簡單的科目,但要說多簡單也沒有,甚至我覺得有越來越難的趨勢,題目敘述也變得比較長,對於閱讀品質的要求上升,只練習GWD/PP/數學練習計畫 已經不夠了,要去多練一些難題,這樣實戰才比較不會慌,機經班的話可以報,前面正確率上去之後,蠻容易遇到機經難題的!

Q我一開始是先把講義題目寫了兩遍,接下來寫數學計畫,平日大概寫40題,假日就寫60題,訂正時我會把我在做題時有疑慮過,或者做錯的題目全部截圖下來,分類型存在我平板的錯題本裡面,等之後再拿出來複習,複習時還有錯就畫起來,等考前兩三天再複習一遍,如果有買機經的話,也至少要算過2-3遍。另外Q偏重不等式、比例問題、質因數、奇偶數、文氏圖等題目,一樣可以從這些題型下手,然後針對弱項加強,觀察自己常錯的地方是什麼!


▌總結:

我覺得GMAT能不能考高跟英文能力沒有絕對相關,英文好不代表就能考高,但是要考高的話,英文能力要有一定水準,所以建議在正式開始準備前可以先培養英文實力,尤其是閱讀的部分。

GMAT是個高強度和難度的考試,也不宜拖太久,要密集在幾個月內高投入的學習。這一路走來很痛苦,回想當初過年時為了補足每日學習時間,挪時間出來和家人吃飯,我還早上六點起來做模擬考。

GMAT 雖然折磨人,但我也從中學習到很多,如今要正式和GMAT 告別,居然還有點不捨,在這大概六個月的期間,很謝謝A2GMAT的老師們,讓我能從0基礎的狀況下迅速考到高分!補習班還有提供很多留學和選校諮詢的資源,也有許多人脈的介紹,等我之後申請學校絕對有很大的幫助,真的很推薦A2GMAT!

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錄取LBS Master in Finance!GMAT645&申請心得分享!


求學背景:台大財金系畢業,在職備考

英文程度:雅思7.5

準備時間:2024年4月~2024年8月

準備教材:OG、A2線上課程講義、機經

考試成績

8/7 一戰 645(88th) Q 88(95th) V 81(67th) DI 77(63th)

8/28 二戰 645(88th) Q 87(94th) V 78(39th) DI 81(89th)


【前言】

從2024年4月決定申請研究所後,就馬上先從GMAT開始。

一戰後就與A2顧問們立即預約諮詢,說敗在DI真的太可惜,然而我也沒把握好二戰的機會,中間時隔三週,但有一週在日本旅遊,回來後雖然DI衝上去了,但卻沒有固守好V。當初由於已經有學校即將進入Round 1文件繳交,分身乏術之下斷然放棄再次挑戰三戰,想說有了個堪用的分數,就繼續申請之路。

至於練習量我與很多大神比真的少很多,因為平常下班晚了真的有點累(其實就是偷懶的藉口),所以得到這個分數已經心滿意足了;而且當時因為新制分數並不多,覺得645還算堪用(反正就類似舊制700/88~90th)。但隨著去年下半年高分大神們如雨後春筍般湧出,慶幸還好自己在新制實施一年內就考,否則以這個僥倖心態在今年應試,否則這個分數真的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大致時間軸】

4月中:開始上課,完全跟著進度完成課程

5月中:題目練習

8/8一戰、8/28二戰

本人為全職上班族,每週約投入15~20小時(平日2小時+假日8小時)


【各科心得】

〔Quant〕

雖然自己在高中數學補習班任教,這些範圍與難度對我而言完全不是問題,但是我知道我背負著沒高分會很丟臉的壓力,而且若是不抱持著謹慎謙虛的態度應對,必定遭到數學之神的反撲!

我穩定練習完49日的上班族練習題庫,要求自己每回都當成考試,要在極短的時間內達到高答對率,我特別針對自己的弱點題目-兩個敘述是否可成立題型加強,因為這個一閃神就很容易想錯了。同時我也有搜集所有錯誤題目做成錯誤本,讓自己針對會錯的章節有重複複習的機會。

最後站在既是學生也是同業的立場,我真心佩服KH的教學方法,對於數學弱底的同學十分友善,你完全不用擔心你是不是連國中數學都忘記了,每個題型都能讓你輕鬆應對!

〔Data Insight〕

由於準備期間有的題目量不多,我把OG與A2提供的PP每一題很認真地、仔仔細細地檢討一遍,並時隔一到兩週,遮住重寫一遍錯誤題。DI除了純圖表題目,許多邏輯與閱讀類型題目也與Verbal很接近,讓我準備起來也不是很有自信,準備策略只求簡單題目不要錯,讓分數至少維持在一個水準之上。

〔Verbal〕

雖然一直都對自己的閱讀稍微有信心,但是GMAT的難度真的有點高,尤其是文章的長度與深度,但是善用上課提到的技巧,RC我覺得透過練習是能快速看到進步的。練習OG時每篇我都會計時,因為不這樣要求自己,往往還是會陷於想看懂文章每一句的泥淖。

CR是我最懷疑人生的地方,因為其實很多考點邏輯一直沒有想通,這部分我發現源自於我其實在聽課程的時候就沒有完全理解,所以CR我甚至是上了兩遍課程,把沒想好的題目中A2的中文解說一字一句寫下來,而上課沒提到的題目也利用每題影音解析的資源,即使是答對的題目,我也都會點進去聽講解,才終於漸入佳境,搞懂大部分題型,答對率才開始拉高。


【申請過程】

最後補充一下申請學校的過程,我一開始與一些很不專業、還自稱顧問的「代辦公司」往來,他們盡是推薦一些不是很符合我需求的科系與院校,畢竟我在台灣已經是本科系畢業,而且已有四年工作經驗,念書的機會成本其實非常高,我需要的是能在我未來職涯發展中,十分加分的學校背景與強而有力的校友人脈。最後我甚至付了違約金,選擇了與A2推薦、金融碩士錄取人數眾多的顧問團隊。而值得慶幸是我遇到的顧問是我的同系學長,針對我此刻這個決定背負的壓力與盼望的需求。

整個申請過程,我因為GMAT與雅思準備拉得太長,導致明明可以參加多數學校的Round 1延後至Round 2與Round 3,同時我也申請幾間美國的學校,由於美國碩士的申請時程較晚,導致我中間經歷很長一段空窗期,沒有任何進一步的進度。幸虧已經在職場一段時間,更堅強的內心素質足以抵抗期間面臨的煎熬與難耐;如今回首過去一整年的申請準備,不僅佩服甚至感謝自己居然能兼顧這麼多事。我知道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其實真正的挑戰才正要開始,但是能先拿到夢想的第一張門票,真的最要感謝一路上陪伴的顧問!


【誠心建議】

從我的成績就可以知道,Q努力衝滿分、V與DI都不要太差,總分數絕對就能衝高,這部分平常有認真關注Dustin分析的同學便能清楚了解,當初由於已經有學校即將進入Round 1文件繳交,分身乏術之下沒能繼續挑戰三戰,不過還好還算堪用,最後也順利錄取自己心目中的學校。

在許多優秀學長姐甚至是顧問們分享中提到,趕緊早點考,也能儘早調整與修正準備方向,不過也提醒一下至少前一到兩週,也別忘了要將平時的紙本準備改到電腦應試準備,像我是到考前兩到三天才去利用官網的模擬練習,導致在實戰考試時身體也還沒完全切換到電腦考試模式。

A2是一個我真心推薦的GMAT學習中心,除了上述的課程與顧問諮詢,最重要的是機經資源也很豐富,能以這麼划算的價格就得到珍貴的經驗題庫;此外,從顧問們不定期的分析貼文,即可得知顧問們是真的大量投注資源在研究GMAT的各種趨勢,尤其在新制剛實施的時候,就大量提供學生們考試策略。最後是大量且珍貴的校友分享講座,與專業的合作留學顧問公司,為我的整條申請之路奠定很好的基礎,讓我出發就能順順利利!

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三個月出分 GMAT新制二戰675(PR95) 感謝A2 GMAT!


- 求學背景: 台大會計
- 英文程度: IELTS 7.5,英文指考90.5
- 準備時程: 2025一月初~三月底(三月初一戰,三月底二戰),期間讀書時間都花在GMAT上
- 準備教材: OG, 官方PP1~6, GWD V 1-13, A2線上課程講義, 25天數學練習計畫, PP破解檔
- 考試成績: 675(PR95) / Q88(PR95) / V83(PR84) / DI79(PR77)

▌前言

去年底決定出國唸研,瞄準26 fall term申請。
雖然越多商學院願意接受GRE,不過身邊大多數好朋友還是選擇考GMAT,由於我個人在考試期間很常會問其他人的準備方式,想說人多好辦事,最後選擇GMAT作為考試。

▌為什麼選擇A2

個人身邊也有不少靠自學拿到好成績的朋友,但由於自己時間線較為緊湊(後續當兵時間極為不確定,算來算去完整備考時間大概最多就是三個月)。加上自己從小到大一直都是考試讀書上來的,報名補習班就成為一個既能穩定軍心又有機會把天花板分數拉高的選擇。而基本上身邊朋友接選擇A2 GMAT,也有耳聞老師在激勵學生這方面特別有一套,我本身也是需要激勵才能發揮實力的學生,因此沒做過多猶豫便報名A2,選擇線上班則是可以自由調配上課時間,不懂的回去複習也更有效率。

▌大致時間軸

一月跨完年馬上開始看影片,大約耗時三周左右把影片看完,接著先從老師提供的講義題目開始寫,不過二月遇到過年玩心大起心態稍有鬆懈,導致本來預估一戰是要在2/28以前考完延後到3/6,好死不死剛好遇到數學換題(這部分算自己幫找理由開脫),因此建議大家如果有預估好的考試時間,除非有大型異動,不然就是先報下去就對了,才不會在備考期間一直幫自己找理由說今天可以小偷懶一下。

二月基本上就是寫題目,OG寫完後開始寫GWD跟數學25天複習計劃,考前大約10天開始寫模考跟機經,1,2各寫三回就去考了。這邊強烈建議大家購買官方的PP3-6, 我個人認為數學跟DI都比1-2難,而且由於1-2的數學真的過簡單(目前考了兩戰都是覺得比1-2的題目難不少),加上一科滿分對於拉抬總分幫助極大,很有可能大家寫完1-2看到總分覺得哎呦自己蠻行的(至少我當初真的有這樣輕敵)去考試時才被數學狠狠洗自己一波臉。

二戰基本上就是聽A2的話乖乖買3-6的模考,一天寫一回並繼續把剩下的25天複習計劃寫完,也順便把滾動式幾經練習完(詳情可以去看老師在板上發過的文章),我實戰去考試是沒遇到滾動式機經,不過過往的難題還是強烈建議要練習一下,確保自己在心態上能夠穩住,遇到難題臨危不亂。

▌各科心得

CR

由於考前就有耳聞CR基本上就是GMAT的大魔王,也聽所有朋友說重點是檢討而不是無腦刷題,一開始採取的方法便是耐心的檢討每一題為什麼錯,把自己的邏輯線寫出來,先想一下自己選的解答是否有不完善的地方,正確解答又比自己選的好在哪裡,而這邊線上班的解題影片便派上非常大的用場,可以自己先想好一遍之後看Kory的解題影片,越寫到後面後會發現思考方式跟Kory給出的解釋有異曲同工之妙,基本上OG上的題目都可以透過Kory的解題影片解決,省了非常多時間。

另外老師給的PP破解檔我也蠻建議在OG做完後馬上接著練習,我個人認為這邊的題目整體來說難度比OG略低,正是很好練習自己是否有內化老師上課教的觀念的題目,基本上PP破解檔寫到後面看完題目腦袋都會大概知道題目的邏輯漏洞在哪,然後經過訓練也會自己想出一些可能的答案,這時候如果發現五個選項裡有你剛剛想到的解法成就感就會爆棚,更有信心繼續讀下去。

此外我強烈建議遇到不熟悉的題型還是要回去複習老師的上課影片,我由於後期都是偏寫題檢討如此循環,沒特別回去複習講義,久而久之會發現自己對於某些題型似乎有點陷入邏輯誤區,尤其是被Kory稱為送分題的Boldface題型,在剛上完課後基本上後面的OG練習題都刷得超過癮,一堆題目看了30秒就能選對,結果到寫GWD的時候不知道是怎樣感覺這項能力完全消失,不僅題目要看蠻久,最後也很常選到錯題,因此建議大家如果遇到不拿手的題型,請耐下心子回去看影片,確認自己現在用的解題方式是正確的,才不會因懶惰而浪費的拿下送分題的機會。

RC

至於RC由於我個人平常沒什麼在看原文書,大多數累積的技巧還是透過高中學測、指考而來,而我認為指考的題目跟GMAT還是有本質上的差異,指考我很常習慣先看題目跟知道要問什麼後,在看文章找到該問題點就回去寫那題的答案,但GMAT由於長句很多,而且沒辦法跳題,因此只能乖乖練習讀GMAT的閱讀技巧,以及練習什麼資訊是重要的、什麼資訊可以暫時跳過。

不過個人對於RC可以分享的技巧不多,感覺到最後還是盡可能地把內容看懂,然後選擇最適合的答案,這邊蠻建議大家可以去找一下GMAT的常見詞彙,因為有時候其實是整篇文章看得懂,但選項一些語氣不是平常會用到的意思,就很容易因此把選項刪掉,這部分也是慢慢累積而成的。

Q

數學過去個人都蠻有自信的,至少不是拉垮的程度,但不得不說一戰考完簡直顏面盡失,有可能是因為第一科考太緊張,也有可能是因為考前知道全對可以拉高分數,很自然地會覺得數學要全對,無形之中給自己蠻大的壓力,導致遇到難題只要發現有點小超時就會很緊張,到最後什麼鬼都沒解出來還白白浪費時間,最後一戰怒錯五題(但這樣PR還是有88,幫自己辯解一下真的拿到略難的題目)。不過這邊想要說的是,即使題目再難,其實大多數時候保持冷靜,是有辦法循序漸進解開的,因此我認為數學這科基本上大家都有全對的機會,重點是心態有沒有穩住,不要因為一題解不出來就心煩意亂。

我二戰時就把數學放到最後考,一來是因為我怕又跟一戰一樣先考數學結果發現沒全對後心態全無,而來最後一科通常會有更輕鬆的心態去考(因為考完就解脫),放輕鬆反而比較容易發揮實力,因此大家可以考慮一下自己的考科順序。

另外沒耐心的同學像我可以把25天練習計畫一份拆成兩次寫,我個人是每次寫到後面都會非常沒耐心,尤其是遇到DS題,因此要確保練習效益最大化,大家也可以考慮此種方式練習。

DI

DI就是寫題目、OG練習,我是聽從朋友的建議用電腦版的練習,比較符合考試情況,不過個人經過兩戰以及數次模擬考後,我覺得如果同學在練習DI時覺得很卡,可以複習老師的解題影片,掌握遇到不同類型的題目需要注意的點。

模考的DI難度通常不高(即使是3-6),與其說是題目簡單,不如說你很容易單純看一下題目回去就能找到文章的哪裡再問這個,但我認為實戰考試題目會複雜許多,單靠先看題目回去找資訊這點蠻容易踢到鐵板的,我個人模考練習DI長期都能保持PR90以上,二戰遇到一狗票難題,看到都覺得這什麼鬼這種,最後怒錯11題其實是非常離譜的數字,因此DI強烈建議各位也不要掉以輕心,模考的題目讓你覺得很像益智測驗有可能是錯覺,還是要有好的解題方式在能穩穩拿下成績把總分拉上去。

▌實際考試(二戰順序): V>DI>Q

V: 放第一科是因為我自己認為V是容錯率相對高的題目,也就是你假設遇到寫不出來的題目是比較不會慌的那種,我兩次實戰遇到的V都比模考5-6的題目簡單,因此最後分數也比較高,因此我認為大家最擔心V也花最多時間在V上面很正常,不過實戰考試還是盡量以放鬆的心態去寫,才能發揮最大實力。

DI: 放第二個其實就是單純數學想最後寫,本來是規劃V考完後要休息一下,但V實在寫太順有點小膨脹,想趁勝追擊DI結果摔一個狗吃屎,個人建議還是按照平常練習的規劃去走最適合。

Q: 沒特別遇到機經題,但我認為這本來就可遇不可求,二戰遇到一題難題想了極久還是解不出來,最後果斷放掉、先寫其他題再回來檢查重算,我認為數學儘管不像V很需要確保每題所花的時間,但如果發現寫了4分鐘還是很卡,我個人還是建議放掉之後再回去重算,畢竟一戰就是因為太想全對,想暴力解開所以嚴重壓縮到後面題目的時間,我認為大家如果有好好練習,在時間上做些取捨,要全對儘管不像剛改新制如此簡單,也不是一件真的非常難的事(最後還是沒全對......),數學真的會打臉每一個掉以輕心的人,請大家勿以身試法,一次250美金可以做很多事。。。

▌誠心建議

由於個人分數其實就是中規中矩,因此可能沒辦法給大家太多「拉高分」的建議,但我自認這三個月能踩的雷也是踩了不少,因此可以建議未來的考生在準備時盡量避免掉一些會拖累分數以及準備效率的方式,希望大家都能考到自己理想的成績,申請到自己想要的學校。

最後強力建議真的要買官方模考3-6,我跟朋友後來討論出一套GMAT陰謀論,就是他們1-2數學跟DI會特簡單,讓大家掉以輕心順便膨脹,如果運氣以及實力堅強當然一戰就能過,但像我這種偏半吊子的就是被狠狠洗臉後還是得二戰+買模考,賠了現金又賠時間,因此若允許的話還是一戰就先把模考買了拿來練習,避免模考分數通膨的情況發生。

最後感謝A2 GMAT的老師,考完一戰後也給了很多實際的建議以及努力,包含老師醍醐灌頂的激勵,都讓我最後能在三個月內考到原本設定的成績,此外A2各種諮詢以及申請資訊也都非常實用,蠻推薦未來有需要的學生可以參考A2的,個人頗推。

2025年3月23日 星期日

數學弱底 GMAT新制655(PR91) GMAT補習推薦A2!


求學背景:中正財金

英文程度:學測14級、IELTS 7.5

準備時間:2024 / 9月底 ~ 2024/ 12

準備教材:A2講義, OG, GWD, PP, 機經, Dustin Blog, GMAT club


前言

因為時間緊迫想盡快出分,所以一開始就打算找補習班。上網查資料時發現大部分高分心得文都是來自A2 GMAT,再加上身邊朋友也推薦,就馬上報名了線上全科班。線上課程除了省去通勤時間外,也比較方便自己調整進度,還可以倍速播放、重複觀看。而每週的諮詢時段也非常多,不用擔心問題找不到人問。


大致時間軸

9~10月:上課、寫講義題目、第一次OG、KH練習計畫

11月:KH練習計畫、GWD、一戰後中斷一陣子

12月:繼續寫練習計畫&GWD、重寫OG、DI講義題目

準備二戰時有去諮詢,因為一戰V的分數比預期低所以本來花比較多時間在重寫OG,但A2建議應該花時間在Q跟DI上會更好提分,V只要持續練習有維持手感就好,才發現我的準備方向根本大偏。所以真的推薦還在準備的人對讀書計畫有任何疑問一定要馬上找顧問諮詢,可以讓準備更有方向也更有效率。另外就算考到不理想的分數也一定不要休息,一鼓作氣結束掉這個考試,休息完再回來準備狀態真的差非常多…


各科心得

Q

數學一直是我的弱科,建議跟我一樣弱底的人在寫練習計畫時可以製作錯題本,並使用表格紀錄為什麼這題錯、下次應該如何改進,並歸納類似考點,可以更知道自己的盲點在哪。

另外對作答過程有疑問一定要馬上問老師!我拿了好幾題看起來類似的題目去諮詢,KH馬上點出差別跟不同考點,對分辨混淆觀念真的很有幫助。我也有買機經,雖然正式考試沒有中很多題,但看到看過的題目真的會比較安心,考前也能再熟悉各種題型,配上KH的詳解,能練習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解題。

CR

我在寫完講義題目和第一次OG後接著寫GWD,但因為錯題率非常高,所以又回去寫了第二次OG。做過難題後回來寫基礎題,覺得會更有想法,也透過重看解題影片,重新練習找到一步到位推理關係的過程,對我來說是很有效的練習。

RC

自認閱讀底子不錯,但因為閱讀速度偏慢的關係,在剛開始準備時,無法兼顧速度跟正確率讓我吃足了苦頭。後來讓我進步最大的是架構式閱讀,加快定位速度的同時也更好的抓住文章的重點。另外,非常推薦在做OG的時候仔細把Dustin的講解影片看完,除了檢討錯題外,也能聽到很多加快做題速度的技巧,也能對應一下自己對文章架構理解是否正確,對我幫助非常大。

DI

因為DI的題目不多,我在一戰時很晚才開始準備,也只寫一次講義題目就去應考,不僅題目沒寫完正確率也很低。準備二戰時諮詢A2,他建議先重寫講義題目、買官網題目加強熟悉度後,再每天自己挑題目當作模擬考,對練習配速的幫助很大~


其他建議

- 考試順序

我兩次考試的順序分別是Q-V-DI、Q-DI-V。一開始因為怕把V放到最後考會無法集中,所以都是以這個順序去練官方PP。準備二戰時才突然想到可以試試看換順序,結果發現換過後更適合我,所以真的建議要多嘗試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考試順序。

- 熟讀考試策略

考試策略在社團有好幾篇,一定要仔細看完全部!當初只看到一篇就去考一戰,結果有兩科的最後一題都沒有送出影響到分數,實在太虧。

- 心態

我在準備時身邊沒有朋友在考,也沒有特別找戰友,但可以的話建議還是找個人一起準備,不論是上網找或透過A2的讀書會資源,能有人一起討論、抱團取暖總是比較不孤單。另外在備考生活中找到平衡非常重要。一開始總想著要快點出分把自己逼很緊,結果反而更讀不下去。後來是透過運動、偶爾找朋友吃飯或做一些其他跟申請相關的事,讓腦袋放空一下,只要每天都有控制好進度就行。


結語

因為很晚才開始準備,時間非常趕,準備過程中除了常常被考試本身挫折到,也會看到其他人已經拿到offer的消息,真的會很慌。所以真的建議還在準備的人網路上的心得文適量看就好,看太多只會越看越焦慮。

還記得二戰當天V的做題速度比平常慢了許多,寫到最後十多分鐘發現還剩快一半的題目,硬著頭皮繼續寫但還是猜了六七題。成績跳出來時看到V的分數比之前任何一次模擬考都高,覺得自己也太幸運猜對很多,結果正式報告出來後才發現根本沒一題猜對??但前面有認真作答的幾乎都寫對了,瞬間覺得努力是真的有成果。

祝大家都能順利拿到理想分數~~

2025年3月18日 星期二

【學生實習備考】 GMAT新制一戰655(PR91) 感謝A2GMAT!



- 求學背景:政大風管
- 英文程度:奧地利交換半年
- 準備時間:2024/ 9月底 ~ 2025/ 1/ 8 考試
- 準備教材: :官方PP , GWD, USB PP, 講義, 機經, 數學備考24天, OG

▌前言

我的分享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有很刻苦的或很認真的備考歷程,所以我會歸功80% 給老師們,是我備考期間指引我最明亮的星星,20% 給運氣,我帶了所有的法寶去考場,但因為都超過限制,全部都只能放在置物櫃。
本身其實很忙,在備考期間除了白天要上課實習,平日晚上和假日都在家教,所以讀書的時間都是在深夜或者休息片刻的小時間。因為要申請的是德國的研究所,除了申請的時程很晚之外,他們也大多都不需要GMAT成績,或著根本就不看,慕尼黑理工大學甚至只把這個當作英文程度的參考,但因為自己很喜歡緊湊的步調,所以還是逼著自己要考GMAT,比起好的分數,更開心的是備考期間的所有知識的收穫。
過年後還有考第二次,但因為中間生了一場大病,也卡了一個大過年,最後只有615,第二次的我是一個不幸運的考生,這就是不讀書又投機取巧的下場,買了250美金的耳塞。

▌備考時間軸

9月底開始上線上直播課,雖然每次都想著自己下一次一定要到現場,但我從來沒有去到教室過,在這期間就只是稍微跟著老師的進度練題目而已,也是大約在這個期間把講義題目全部完成。
11月上完課我先出國玩了一陣子,回來開始趁上班的空檔,每2~3天寫一篇GWD跟數學,偶爾看PP。
直到12/24聖誕節前學校考完期末考,我才真正開始準備。
1/3 開始看機經,1/7寫PP2,1/8去考試。

▌各科心得

CR

是讓我最頭痛的一個,因為我很沒有耐心,所以題目都不會看完,有時候還會反著看(這個問題被A2狠狠罵了一頓),檢討也只是看網路上的討論,我一直到考第二次這個習慣都改不太過來,真的勸吿大家不要跟我一樣,我們不缺那30秒,真的真的一定要看完題目!題目也不用做多,但至少檢討要做精準。
另外我有去小紅書跟大陸的機構索取免費線上OG檔,在我很有耐心的時候,我會一邊做題一邊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再跟老師錄製 的OG 詳解影片對照看自己的思考模式對不對,我覺得這個方法如果持續做的話應該會非常有效。

RC

這是我一開始覺得最困難的部分,看到一大串看不懂的單字就很想頭痛,所以很排斥寫題目,但之後越練習正確率就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喜歡寫RC,V基本上就是用這個拉分。
老師教的定位法很有效,很適合跟我一樣沒有耐心的人,我在檢討的時候會根據問題把定位句用螢光筆畫出來,即使文章內容只有理解八成,但大量練習過後,只需根據文章架構與主要子句就能快速找出答案。

Q

在上課時我會趁空擋把講義同個單元的題目全部都寫完,主要是聽KH老師分享的觀念,特別是有關因倍數和餘數的部分,講的真的非常清晰易懂。
我有做24天的題庫,第一次考試前大概做到20,自己也有做錯題本以及易錯觀念整理,自己的數學本身就很好也很喜歡數學,所以在這一區塊只需要多注意不要粗心跟記得控制時間就好,當初寫完全部還有20分鐘!
這邊特別強調機經真的很重要,完全推薦購買,在考場上遇到一樣的題目基本上跟吃定心丸一樣有效!也感謝老師辛苦整理以及所有同學的回報。

DI

上課就跟著老師的解題思路一起練習題目,有問題就隨時開麥克風詢問,花一樣的學費,我沒有辦法接受自己因為是直播課就放棄問問題的機會。
Data Sufficiency我覺得是大家最能把握的地方,因為題目相對多很多,我的兩個PP 和兩次考試DS都全對!我覺得主要是因為DS的練習是和Q一起,一樣有在我的錯題本跟易錯觀念整理裡面。
剩下其餘部分,我是到12月中才開始練習,每次翻開寫5~6題,到我第二次考試都還沒寫完,留給未來的我練習(如果有要考第三次的話)。

官方PP&配速

建議大家先摸清楚這個系統的操作模式,我是直到考試前一天才發現有這個東西,慌慌張張寫完PP2就去考試(第二次考試又發生一樣的情況),那也是我第一次看到GMAT的時鐘,在這之前我沒有限時過我的做題時間,所以隔天去考場的時候,一進去我在白版上面寫,10/25,意思是至少要保證自己在剩下十題的情況下,還有二十五分鐘,我覺得這個方式很有效,比起真正劃分每一題的做題速度,我覺得這個方式比較不會緊張,推薦給大家。

▌誠心建議

1. 買機經
2. 睡飽
3. 要有耐心

▌總結

目前沒有再規劃考第三次了,但如果有考的話我會好好讀題目。
最重要的!謝謝各位老師們!

2025年3月8日 星期六

GMAT新制555到675!誠心建議馬上報名Dustin終結者班!



- 求學背景:23' 事務所在職備考; 24'全職準備
- 英文程度:學測14級 TOEIC 905 TOEFL 102 (R29 L30 S19 W24)
- 準備時間:2023/10-2024/3; 2024/6-2024/11
                    原本在職備考,2024/6離職全職準備考試
- 準備教材:OG, OV, PREP1-6, KH數學講義, Dustin終結者線上課程講義 GMAT CLUB(包含OG, OV DI Review)
- GMAT分數:
一戰 555 PR49、二戰615 PR 77
三戰 675 PR95 V82 Q85 DI84


前言


在大學畢業後,先考取了澳洲會計師執照,因執照需要在6年內考完所有科目並且累積3年相關工作經驗,因此考取後先到EY 財務會計諮詢部門任職。原先想在職工作同時準備考試,但是因為工作上有IPO又有PCAOB的案件,基本上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準備。

還記得剛開始考的時候,凌晨兩點還在用錄影帶看KH的數學課,實在有夠沒有效率。在職一戰考了555,這個分數實在太鳥了,所以在6月離職全心備考。

▌時間軸


3月一戰 555 PR49; 10月二戰615 PR 77;
11月三戰675 PR95; 12月TOEFL 102;
1月開始準備申請文件; 2月遞件並收到offer
(Uni of Queensland Master of Commerce Conditional Offer; Uni of Sydney Master of Commerce Unconditional Offer)


▌各科心得


CR

終結者課程Dustin所採用的教學方法是用OG裏面拆分成AC&AE來授課,也會使用ChatGPT&其他輔助教材。我覺得Dustin教授的學習方法,對於解題思路的彙總很有幫助。

終結者會把備考過程拆分成複數個階段,一開始先要求字彙量、閱讀速度以及閱讀深度的基本訓練,最後再循序漸進的控制自己的做題時間。

最後一戰我CR拉了很多分,我覺得最大的幫助莫過於在討論區可以直接跟老師1對1討論,
找出自己邏輯的錯誤點。

並且,Dustin老師非常有耐心,能夠幫助你點出你自己的盲點,
而不只是被狂唸但考試成績一樣爛。 當然,Dustin開發的ChatGPT工具(尤其是Verbal Distractor)幫了我很多,可以看出GMAT在CR常見的陷阱題跟混淆選項。以及,GMAT Club上面的討論區也幫助了我很多。

RC

其實最後我三戰RC的分數並不高,我總結是因為我並沒有依照Dustin上課所說的回文定位來作答,而是直接全部用自然閱讀法(WPM到240)把文章讀到自己覺得透徹後就進去選選項。

這樣做在高難度題目很容易做錯,尤其是選項很多陷阱的時侯,誠心建議未來考生在準備考試的時候,基本功真的很重要,馬步沒有蹲穩就想練後面的招式一定很容易摔倒。希望各位可以以我為鑑,避免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在這個毫無人道的考試上面。

Q

因為上班已經有一陣子了,突然叫我回去寫高中難度的數學,我公式都已經忘記了,一戰備考基本上都在回憶公式是什麼,並且熟悉考試的內容,所以一戰考的很爛。

後續終結者課程Dustin在安排客製化讀書計劃的時候,也會妥善分配各科目的讀書時間。像我是全職考生,但這不代表我一天的時間就非常充裕,而是我的課表就被塞得滿滿的,滿到我覺得我一天練數學題目的時間不夠。

因此,在後續與Dustin的多次面談持續動態的調整時間分配,已經拉穩的科目就維持並且常態發揮(如我就像RC),而弱點科目就加大訓練量以增加熟練度。如此一來,也才不會有考生最大的惡夢,也就是顧此失彼。

KH每週的解題時間也非常有幫助,尤其是因為終結者班採小班制,同樣的教學資源卻只有比較少的人均分,能夠得到的教學品質絕對更好也更有效率,我覺得最大的收穫是把自己解數學難題的邏輯思維演練給KH看,並且讓他點出你哪裡可以用別的想法或路線來做,這樣一來數學一定超穩,拼全對的最後一步就只剩下英文題目文字的閱讀了。

二戰拉到只錯2題,主要的練習教材除了KH整理的題目之外,還寫了非常多GMAT CLUB上面OG, Quant review的題目。 我完全沒有做幾何的題目,因為新制不考幾何,實戰的確也沒有幾何的題目。第三次實戰我全部題目寫完剩10分鐘,後續檢查錯了很多題,但是我只有改3次的機會,時間多到檢查還有錯題但是不能改了,心得是做題時間應該控制並且小心檢查並且驗算。 數學題目最重要的其實不是計算的速度,而是應用題英文閱讀的透徹度與速度,這方面我也是用GMATCLUB上面官方的題目做強化跟訓練。

DI

我的所有訓練都是官方OG, DI Review & Prep 的題目。 MSR 每天練2篇(6題);TPA 10題;DS 16題;GT 8題。 先把簡單難度的題目刷完,後面全部選705+的難題來做,GMATCLUB上面可以篩選題目難易度以及來源。務必要控制好PACE, 我自己的PACE是MSR題組總共約7分鐘;其他題目約2.15-3分鐘。

這個科目我並沒有全部寫完,但是最終考試分數這個科目幫我拉了很多,考試前幾題如果很難一定要撐過去,不要輕易放棄,不然後面時間再多也是簡單題,分數上不去。 DS的題目因為文字量變得相對比較多,訓練也是一樣從官方的題目加強,把verbal的能力放在這一科才能提升。

面談及考試工具


Dustin的終結者課程會安排你的讀書計畫,依照每個考生的個人狀況做評估及規劃。除了寫題目以外,基本技能如單字量以及閱讀速度都會做訓練,我覺得這很基本而且重要。當然你可以用很多考試技巧來備考,但是遇到像DI這個需要融會貫通的科目那可能就很容易陣亡。

ChatGPT的工具也幫助我很多,尤其是CR的部分,幫我的BF, Assumption等弱點提升到正確率幾乎100%,著實是很有用的工具,也很謝謝Dustin悉心的指導與教授。

建議考生一定要善用討論區的功能,但發文前也先看一下以前的帖,看一下其他考生解題的思路,再看一下自己是不是問了一些很沒有準備或是程度很低的問題,不要讓Dustin的教學熱誠冰凍。

▌誠心建議


如果你還在GMAT中掙扎,解題還在GOOGLE簡體字的網站,我誠心建議馬上報考終結者班,讓Dustin點出你的盲點。

以及在報名前,先去Dustin的部落格看一下他寫的文章,每一篇都很受用,我在洗澡的時候都會想著假設題分成兩種,一種是必要假設另一種是充分假設,如果沒有這樣的基本素養要考到高分只靠自己努力那可能還要給GMAC很多錢。

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已錄取鹿特丹管理學院(RSM)!GMAT 新制 625 備考分享



求學背景:中興行銷

英文程度:學測英文14級、多益金色、IELTS 7.5

準備時間:2024/05-2024/12

準備教材與課程:實體培訓班、Dustin終結者、OG、OV、GWD、數學上班族練習計劃、OG DI、機經、GMAT官方pp1跟2

考試成績:625(81st) Q83(81st) V82(76th) DI78(70th)

已錄取學校:鹿特丹管理學院(RSM)

我考GMAT是為了申請鹿特丹管理學院(RSM),他們今年錄取的門檻是565以上即可,申請時可以先交其他資料再後補GMAT。

我考GMAT前其他文件皆已審核好了,所以寄GMAT成績後大約一星期就收到offer!


● 前言

許多同儕在畢業後都會繼續求學念研究所,但當時的我並沒有明確的方向想要研讀什麼科目,所以我選擇先工作,但是留學的想法仍然在我心裡。

GMAT成績的有效期限是五年,而在上網爬文之後發現許多考生都要好幾戰才會拿到想要的成績,所以決定要先準備這個考試,才不會屆時要申請卻出不了成績。

考完後我也慶幸自己有提早申請,因為還是花了大概6個月真的才覺得自己有準備好,然後去考試。


● 為什麼選擇A2 GMAT

我一些出國回來的同事跟我說GMAT超難的,GRE會比較容易,但我上網爬文之後發現GMAT改新制了,而且看起來各大學校還是偏好GMAT,就算考GRE有些也會規定verbal的成績要在多少分以上。

後來找補習班的時候,看到很多高分的人都是補A2GMAT,再加上身旁出國的朋友,他們也很推說老師真的教的很不錯,所以我就直接報名了~


● 時間軸

2024/05-2024/06跟著培訓班的進度,每個星期學一點學一點,每週就是只有做講義後面的習題。

2024/07-2024/08課程結束後開始自己準備,從OG的習題開始,幾乎每天都有寫,但是在時間控制上CR跟RC嚴重超時。DI的部分把講義跟線上題目寫完就沒有練習其他題目了,導致我對DI非常生疏!!我寫一次官方pp後,我知道我要在8月底前考到600以上是不可能的,因為45分鐘我verbal只寫了13題,所以我決定報名Dustin的終結者課程。

2024/09-2024/10 這段期間上終結者課程的非同步線上課,自己安排上課的時間

2024/11-2024-12上完完整課程之後我按照Dustin幫我安排的讀書計畫開始寫OV、重寫OG習題、每日數學作業,這段期間我寫完OV 、OG的所有題目,GWD寫了1-20,也幾乎把KH的上班族數學題跟終結者每日作業寫完。


● 各科心得

CR

CR對一開始的我來說真的是大魔王,補習班有教遇到特定題型時,什麼技巧可以讓我們找出答案,我用這些技巧大多可以寫對,但我遇到的瓶頸是我花很多時間解一題。後來Dustin終結者班教我拉邏輯鏈的方法,不論因果或方案題都可以用,我不需要再記關於因果題要怎麼樣,方法解決方案題要怎麼樣,大大加快我做題的速度及正確率。

RC

之前雅思60分鐘寫三個閱讀題組,我一篇文章可以很悠哉地看,相較於GMAT的文章根本就是不同等級的!!我在RC的部分一樣面臨嚴重的時間壓力⋯

一開始參加終結者班的時候Dustin是先請我背單字,因為終結者的課前側驗顯示我單字量可能不足,背完之後開始看一些GPT產的文章,針對不熟悉的領域主題去讀,像是天文、物理、社會運動等等,最初其實不太確定這樣是否真的有效,但幾個月後確實加快我的閱讀速度,我一篇文章從本來需要10分鐘看,後來依文章長度進步到3~5分鐘。在實戰時verbal我的平均作答時間是接近2分鐘,相較於我之前45分鐘只寫了13題,這是大大的進步。

Q

KH的教學風格讓人可以快速瞭解各單元的觀念,主要就是利用講義複習會考的重點。練習題目時我就抓每題兩分鐘,每天都做一些數學,這個科目準備還算輕鬆,但最後實戰沒有全對,是我大意了qq另外,我覺得終結者班的一個優點是每個星期有一個額外的KH諮詢時間,有點像家教那樣,老師直接幫你線上解題

DI

在我掌握了Verbal技巧之後,DI對我來說是最大的麻煩。備考初期,我沒有太用心在這個科目上,直到第一次寫官方pp的DI根本寫不完,可是題目都被我練習完了,心裡實在是很慌,因為我以為只要會Verbal跟Q準備好了的話DI就不用太擔心。

我後來加強這科的方式就是買OG DI來練習,我覺得除了DS之外,針對TPA、TA、MSR題型,OG DI的難度比實戰還難滿多的。


● 關於機經

機經對我來說蠻有用的,在數學的部分還蠻有用的,我中了三題左右,讓我整份考試都寫的還蠻有自信的!Verbal的部分機經雖然沒有中,可是那些文章可以讓我練習閱讀,尤其是能多看一些我不熟悉的主題文章。


● 結語建議

大家加油!我一開始本來在寫官方pp1的時候覺得很挫折、對自己很沒自信,甚至想說乾脆不要考了,但還好後來有堅持下去,A2GMAT真的提供了很多資源可以利用,像是每個月Kory跟KH都會針對主題開免費的講座,我這幾個月也都有報名,最後順利考到想要的成績,真的感謝A2GMAT的協助。

________

#GMAT補習推薦 #A2GMAT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GMAT新制二戰655!大推A2GMAT數學精修班&貪食蛇課程!


- 考試成績:655(PR91)、V83(PR84)、Q88(PR85)、DI88(PR84)
- 求學背景:逢甲企管
- 英文程度:TOEFL 965 TOEFL 101
- 準備時間:2024 / 10月 ~ 2025/ 1月
- 準備教材:OG, PP, 數學精修班, 貪吃蛇, 舊制全科班


● 前言:

5年前申請碩士的時候考了4次才考到660,一度非常懷疑自己的智商。
5年後在歐洲讀完碩、工作三年之後心態比較健康 ,為了申請PHD再回來挑戰GMAT一次。

各科都比較平均   (Q85 V83 D80)
新制加上舊制總共考了6次,總共準備時間可能要一年半 ,所以有些心得覺得很適合像我一樣資質普普的同學。


● 大致時間軸:

五年前在準備的時候非常在意自己的成績 ,很希望能考個700+證明自己 ,所以準備過程當中心態比較容易爆炸 ,遇到相對難的題目會比較沒耐心 ,也很怕看到自己錯題多 ,對每個科目都比較沒有自己的看法。

從去年2024回來準備的時候,因為在歐洲職場待過三年 ,回來考試相對覺得這只是一場考試 ,心理壓力小了很多 ,對各個科目也比較有耐心去思考背後的邏輯 ,在準備上比較得心應手。

準備上,我是2024 10月重新上了數學精修班 , 把一些基礎的觀念和知識考點複習。之後就接著貪吃蛇去練中難題 。 

後來就都把時間花在Verbal和DI上面。
因為過去有上過舊制全科班,這次準備新制大概是從11月開始搭配看一些網路上Ron的RC和CR影片 ,去理解這兩個科目的底層邏輯  ,12月之後開始大量練習模擬考 ,1月發現DI不太行才開始刷DI題目。


● 各科心得:

Quant 我一直都把這個科目當作最基礎的 ,因為只要花時間基本分數就能拿到 ,所以我前期在精修班的時候讀了2遍講義的題目,KH在數學觀念和解題的標準化是數學最基礎的能力 。

我自己考過舊制4次準備快一年,知道新制的數學比起舊制更看重題意理解 ,就是閱讀能力 ,也就是說數學本身我覺得沒有舊制難。
但如果有這些基礎 ,其實題目讀懂 ,答案很容易就算出來 ,只要有基礎的觀念。

特別覺得新制在一些像是平均、中位數、Percentage Ratio這種看似非常簡單的數學觀念考一些觀念的盲區 , 只要能提前把這些觀念想通 ,解題上就會很順暢。

Verbal是我比較有心得的部分 ,非英語為母語的考生我有一些建議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有幫助。

CR 的部分,我在準備上是以選項為出發點 , 因為arguement 大家都會找 ,只要有基礎知識就知道大概要找什麼方向的選項
從錯誤選項出發:有很多typical 陷阱 ,像是重述premise 、推翻premise 、時間錯亂 、無效比較 , 或是 可能會影響到argument程度很小等等的典型陷阱。
這些熟悉了之後 ,大部分CR題目在我看來就是2個選項去選。

從對的選項出發:我通常會把對的選項套回argument想通一遍 ,然後我會自己想生活中有那些相關的情況 ,簡單來說就是自己重新用自己的經歷把同個邏輯重新出一個題目  ,這個過程走過一遍之後,基本後來換湯不換藥的考點都可以很快解出答案。

我自己在實戰的時候CR是不會看完所有選項的 , 因為我的訓練方式就是快速刪掉錯誤選項 ,然後對正確選項有感覺就直接選,承受一定風險但穩定的能給RC留更多時間 (新制兩次CR我都只各錯兩題)。

RC的部分,我是用比較簡單的方法 ,題目我會慢慢的讀完 ,真的去理解文章的邏輯和架構 , 因為我覺得速讀會來再找文章更浪費時間。
所以我讀過一次之後每一題就30秒之內寫完,關於文章邏輯和架構我會去邊讀邊問自己作者寫這段的目的是什麼 。

結構部分  :哪一段是Argument、哪一段是 counter argument  ,是作者意見還是作者cite哪個人的意見。

Main idea這種題目我會在思考完之後就大概有個想法在那裏 ,遇到相關的選項如果它的內容沒有明顯錯誤就直接選了 ,因為main idea很多選項都不能說是錯的 ,只是沒cover到文章的中心 ,但在讀這些選項的時候我的思緒很容易就被帶走。

DI
DS盡量要全對,因為這是只要花時間基本就能掌握的分數。
其他的話我覺得就是以上兩科的綜合能力 ,我把OG刷完之後會把一些常常考的陷阱記下來,包括  Value percentage ratio 混淆 、圖表延伸 、 Correlation 、 中位數看起來不能判斷但其實上下限有數據就能判斷  等等

 
● 誠心建議:

大推KH數學精修班 !
會在短時間之內能掌握基礎常考的知識。
大推數學貪食蛇!
KH選的題目都很用心 ,這些題目認真解過後面會很輕鬆 ,貪吃蛇的答疑時間對一些不清楚的觀念釐清很有幫助。
最後我覺得Verbal這個部分基礎閱讀能力要有, 平常的累積也很重要 , 有的時候讀懂和讀不懂就是能不能寫對一個RC題組的關鍵。
不需要太糾結於做題技巧 ,花一點時間去把背後的長難句和邏輯思考清楚,雖然會花更多時間 ,但這個對基礎的邏輯能力和閱讀能力得提升才是比較實在的 ,我的感覺就是很多邏輯和RC的那一套只要想過一次,後面很多都是差不多的架構 ,會慢慢地越讀越輕鬆。

________

#GMAT補習推薦 #A2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