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2在SC放了相當大的心力去強調,無論是課程中的考點整理,或是講義上去蕪存菁的編排,由易至難,慢慢導入概念和架構,重新建立了我對於題目的邏輯思考和概念,讓我在複習上省去大量土法煉鋼的時間,這些成果不是一個人胡亂寫著考古題所能到達的。
RC:A2提供的架構性閱讀則使用判別主要和次要句的方式,深入文章的核心,從中細分出文章的架構、論點,到更進階的語氣判斷,如此反覆訓練,久而久之自然能快速接觸到文章內的核心,閱讀時間也因此縮短不少。在RC這部分,無論有多麼忙碌,務必跟上課程進度複習,如此按部就班的作業,可以有效降低考前需要閱讀大量文章的不安感。
Q:KH的講義將帶領你回到高中數學的時光,每個單元都有重點提示,重新建立觀念,複習起來也事半功倍。
作者 keeochange (一塊兩毛五) 看板 GMAT
時間 Mon Jul 3 15:05:54 2017
───────────────────────────────────────
(幫朋友代Po謝謝)
考試成績:750 (V41, Q50); AWA 4.5; IR 7
求學背景:政大
準備時間:包含上課約4個月
準備教材:A2講義, OG, PP, GWD
本身就讀於政大大四,平時忙於學校各式課業上,對於英文一直是處於放牛吃草的狀態,對GMAT可說是一無所知,隨著申請研究所的日程益發接近,才開始全心準備考試,也因此選擇加入了口碑良好的A2。
SC:
在初次面對SC的時候,其實對我來說是一項滿大的挫折,畢竟自詡英文並不糟糕,但在做題目時往往答錯近五成,即便花了相當長的時間重新看過題目,卻連錯在哪裡都不清楚,讓我有著滿長一段的撞牆期。
A2在SC放了相當大的心力去強調,無論是課程中的考點整理,或是講義上去蕪存菁的編排,由易至難,慢慢導入概念和架構,重新建立了我對於題目的邏輯思考和概念,讓我在複習上省去大量土法煉鋼的時間,這些成果不是一個人胡亂寫著考古題所能到達的。
在SC的複習上,切忌用答案隨便回推題目的本意,很容易造成的邏輯上的錯亂和誤差,一定要按部就班,找出題目考點,從講義上複習熟練,才能累積堅實的基礎。
RC
過往的英文閱讀經驗對於寫RC有這莫大的幫助,但如此多且繁雜的文章,如果照以前的思考邏輯,通篇看完再去解題,除了會花費相當大量的時間,還時常會不得要領,沒有截取到關鍵資訊,而A2提供的架構性閱讀則使用判別主要和次要句的方式,深入文章的核心,從中細分出文章的架構、論點,到更進階的語氣判斷,如此反覆訓練,久而久之自然能快速接觸到文章內的核心,閱讀時間也因此縮短不少。
在RC這部分,無論有多麼忙碌,務必跟上課程進度複習,如此按部就班的作業,可以有效降低考前需要閱讀大量文章的不安感。
CR:
CR著重在思考邏輯的完備和縝密,這部分一直是台灣教育所欠缺的,對於總是照著自己邏輯來解題的我而言,初次接觸總覺得綁手綁腳,適應上的確需花上一些時間。
但熟悉解題方式後,才發現題目的脈絡都是如此的乾淨和有條理,不會有任何多於且不必要的雜訊,更進階之後,藉由題目關鍵字的搜尋,直接深入論點,題目也迎刃而解。
對題目做分類總結相當重要,並搞懂講義上明確的定義和解題步驟,讓我可以從各類題目先各個擊破,增加熟稔度,而在面對各種題目混雜時,也不致於慌了手腳。
Q:
數學對於台灣人而言,是最沒有壓力和負擔的一科,如果對於高中數學有把握的同學,需要做的就只是熟悉英文的出題方式,然後多寫題目即可;沒把握的也不用擔心,KH的講義將帶領你回到高中數學的時光,每個單元都有重點提示,重新建立觀念,複習起來也事半功倍。對於這部分的複習,最誠心的建議就是使用題庫海量的練習,保持良好的手感,在考試時自然能發揮出實力。
AWA:
A2講義當中的七宗罪是非常好的例子,配合講解後,該如何立論、增強論點、結語都會有通盤完整的概念,基本上在任意題目中,只要套入同樣的思考邏輯,整體文章的輪廓就會清晰可見,剩下來的就只是下筆的速度和準確度,而這些都能藉由A2豐富的題目來練習而獲得提升。衷心建議,任何一堂相關課程都不能翹課,從老師的觀點出發,一定會比自己苦思半天更能找出盲點和考點,才能有效率的提高分數。
IR:
對於IR只有一個字形容「趕」,大量複雜的圖表滿嚇人的,這時候擷取重點就更顯重要,A2可以讓你很快知道甚麼是考點,而不是多餘干擾的資訊,準備時間可以被大幅縮短,畢竟在IR這塊,CP值才是最重要的。
結論:
在準備GMAT時,其實是一場意志力的戰爭,當時的我其實修了很多的硬課,除了要顧GPA外,緊接而來的GMAT考試也讓我喘不過氣來。
那時的我,不分假日,每天早上九點到圖書館報到,念到晚上十一點才走,看著圖書館的人潮,從期末的人聲鼎沸,到長假時的杳無人煙,其實比起考試的壓力,內心的倦怠感才是最令人洩氣的,期間難免也會有想要放鬆一下的衝動,但最後總是咬緊牙根繼續練習題目。
如此過了好久的非人生活,到考試最後幾天,其實內心是反常的平靜,畢竟講義都快翻爛了,上課錄音也聽到幾乎倒背如流,該盡的努力我一分都沒有少,不會對自己有任何的歉疚,於是在這樣的心態下,我每天都早早上床睡覺,維持體力,最後出來的成績果然也不負我所望。
GMAT其實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最好驗證,所有付出的汗水會誠實反應在分數上,所以不要多想,把所有雜念拋在腦後,多花時間熟悉講義內容並參照上課教的方式練習解題就能獲得進步。
在SC的複習上,切忌用答案隨便回推題目的本意,很容易造成的邏輯上的錯亂和誤差,一定要按部就班,找出題目考點,從講義上複習熟練,才能累積堅實的基礎。
RC
過往的英文閱讀經驗對於寫RC有這莫大的幫助,但如此多且繁雜的文章,如果照以前的思考邏輯,通篇看完再去解題,除了會花費相當大量的時間,還時常會不得要領,沒有截取到關鍵資訊,而A2提供的架構性閱讀則使用判別主要和次要句的方式,深入文章的核心,從中細分出文章的架構、論點,到更進階的語氣判斷,如此反覆訓練,久而久之自然能快速接觸到文章內的核心,閱讀時間也因此縮短不少。
在RC這部分,無論有多麼忙碌,務必跟上課程進度複習,如此按部就班的作業,可以有效降低考前需要閱讀大量文章的不安感。
CR:
CR著重在思考邏輯的完備和縝密,這部分一直是台灣教育所欠缺的,對於總是照著自己邏輯來解題的我而言,初次接觸總覺得綁手綁腳,適應上的確需花上一些時間。
但熟悉解題方式後,才發現題目的脈絡都是如此的乾淨和有條理,不會有任何多於且不必要的雜訊,更進階之後,藉由題目關鍵字的搜尋,直接深入論點,題目也迎刃而解。
對題目做分類總結相當重要,並搞懂講義上明確的定義和解題步驟,讓我可以從各類題目先各個擊破,增加熟稔度,而在面對各種題目混雜時,也不致於慌了手腳。
Q:
數學對於台灣人而言,是最沒有壓力和負擔的一科,如果對於高中數學有把握的同學,需要做的就只是熟悉英文的出題方式,然後多寫題目即可;沒把握的也不用擔心,KH的講義將帶領你回到高中數學的時光,每個單元都有重點提示,重新建立觀念,複習起來也事半功倍。對於這部分的複習,最誠心的建議就是使用題庫海量的練習,保持良好的手感,在考試時自然能發揮出實力。
AWA:
A2講義當中的七宗罪是非常好的例子,配合講解後,該如何立論、增強論點、結語都會有通盤完整的概念,基本上在任意題目中,只要套入同樣的思考邏輯,整體文章的輪廓就會清晰可見,剩下來的就只是下筆的速度和準確度,而這些都能藉由A2豐富的題目來練習而獲得提升。衷心建議,任何一堂相關課程都不能翹課,從老師的觀點出發,一定會比自己苦思半天更能找出盲點和考點,才能有效率的提高分數。
IR:
對於IR只有一個字形容「趕」,大量複雜的圖表滿嚇人的,這時候擷取重點就更顯重要,A2可以讓你很快知道甚麼是考點,而不是多餘干擾的資訊,準備時間可以被大幅縮短,畢竟在IR這塊,CP值才是最重要的。
結論:
在準備GMAT時,其實是一場意志力的戰爭,當時的我其實修了很多的硬課,除了要顧GPA外,緊接而來的GMAT考試也讓我喘不過氣來。
那時的我,不分假日,每天早上九點到圖書館報到,念到晚上十一點才走,看著圖書館的人潮,從期末的人聲鼎沸,到長假時的杳無人煙,其實比起考試的壓力,內心的倦怠感才是最令人洩氣的,期間難免也會有想要放鬆一下的衝動,但最後總是咬緊牙根繼續練習題目。
如此過了好久的非人生活,到考試最後幾天,其實內心是反常的平靜,畢竟講義都快翻爛了,上課錄音也聽到幾乎倒背如流,該盡的努力我一分都沒有少,不會對自己有任何的歉疚,於是在這樣的心態下,我每天都早早上床睡覺,維持體力,最後出來的成績果然也不負我所望。
GMAT其實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最好驗證,所有付出的汗水會誠實反應在分數上,所以不要多想,把所有雜念拋在腦後,多花時間熟悉講義內容並參照上課教的方式練習解題就能獲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