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30日 星期四

2021 九月 GMAT 780 V46 Q51 (Verblar精修班)

考試成績:
一戰 670 Q49 V31 IR7 (Cancelled) 2021/08/06
二戰 780 Q51 V46 IR7 AWA 5 2021/09/07

求學背景:台大會計
英文程度:學測15級、指考93
準備時間:密集準備期2021/7~2021/9
準備教材:A2 Verbal精修班、OG2020、PP1&2、GWD、youtube資源、追夢網

其實一年前就補過其他家的GMAT,但一直都有一搭沒一搭的念。建議如果是想出國念書的人,最好趁早準備,短時間高強度把這個考試解決,不然真的心累。

考完一戰之後,想說該來聽聽其他機構的課,才報名A2的線上精修班,用兩個禮拜把精修班的課程看完,同時重新練習OG和寫GWD。

[Verbal]

SC

一戰SC答題狀況還算不錯,所以我把精修班的SC課當成複習在聽。即使講義有裡面很多題目都是當時準備一戰時有練習過的題目(OG, GWD,PP等等),我還是學到很多以前沒看過的新觀念,有些之前不確定的題目,聽過A2講解之後就豁然開朗。

上完A2的SC讓我對這部分徹底改觀,以前準備都覺得SC是多多少少需要語感的,但A2把SC變成是一套很有系統性的架構,每種寫法都有GMAT的邏輯在裡面,尤其個人最弱的比較結構,A2分成四種由淺入深講解,印象最深刻的是suppliers are growing fish…這題,一般都是用語意解,但講實話我不覺得我第一次做這題會看出語意有問題,A2在解(c) growing them naturally,..真的解得很漂亮。

然後A2上課一直開玩笑說他是GMAT神棍,真的是如此哈哈哈哈,以前看OG裡SC解答寫的原因都會想把OG撕掉,因為真的有看沒有懂,甚麼wordy, unnecessary, ambiguous之類的,用兩三個形容詞就草草帶過;但A2都能確實點出哪裡有問題,並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我在上完課後練習SC,有不確定的地方都會先查講義相關的主題,如果還是找不出答案會去參考A2 GMAT的社團之前有沒有人問過,如果還是沒有的話才去找Manhattan的解釋,少去查其他網站的解法。我覺得這樣才能把自己的解題流程標準化,因為每個神人解法都不同,每種都參考的話很容易搞混,不如就只參考一兩種就好。

CR

CR是我在A2受用最多的部分!我一戰寫CR常常會有種心虛感,無法100%確定選出答案。但聽過A2上課後,我在抓題目論點上精確很多,再根據題目(weaken, support, assumption)所需要的選項方向性去解,答案通常八九不離十。

當然上課講到的無因無果、斷橋、倒因為果等解題技巧也很好用,但能精確抓出論點絕對是CR的精隨,這點上課A2都一直提到,只需要在練習時加快抓論點的速度就好。

在二戰前我其實沒有做很多新的CR題目,而是用A2的方法把OG題目再寫一遍,發現正確率提升不少,而且之前的不確定感也少很多。另外A2說檢討CR務必要檢討到每個選項的方向性,真的非常重要,因為檢討方向性就是強迫自己思考選項對論點所產生的影響,這種能力在解easy和medium題目時常用到,如果一開始就用scope解很容易就把看似無關的正確答案刪掉。

RC

因為之前考過托福,原本對自己的閱讀能力蠻有自信,直到我一戰RC炸開(PR38),我才開始面對這科在練習時就極不穩定的現實。

A2第一堂就開宗明義說,RC不要跳讀,一定要全部看完,看到長句或讀到恍神時,重讀句子。
雖然我覺得RC沒有所謂絕對的好方法,但我很認同要把文章看完再進題目的方式,尤其是我一戰常常怕時間不夠,文章讀很快,根本沒在思考,看到題目可能又要從頭開始看,因為忘記題目要定位的段落在哪,這樣反而耗掉更多時間,而且心態很容易炸。

所以RC我基本上直接從閱讀方法上改變,把文章好好看完再進題目。A2上課教的邏輯簡圖確實很有用,我在檢討時遇到比較難懂的文章也會畫。但我練到後來發現:在看文章時,常常因為文章轉折很多,心裡想的邏輯圖在寫題目時就忘了,這樣檢討畫再多的邏輯簡圖都沒用。

這時RC另外一個救星出現了:GMAT NINJA RC Series,youtube上總共有4部分,如果不想全看就看p1就好,裡面有提到RC要不要做筆記,裡面的老師說其實適當notetaking是ok的,直接突破盲點,因為我心裡的既定印象是GMAT只有Q會用到板子跟筆,但事實上板子跟筆在考試的每個部分都有提供(聽起來很像廢話)。所以我之後練習RC時,會邊看邊把文章思路記下來,有點像邏輯簡圖的再化簡版。不用太擔心時間會花很久,我是一個段落寫15個字左右,中英文和符號夾雜,字醜沒關係,看的懂就好。這個方法讓我在遇到主旨題或細節題都能快速篩選出答案,遇到以前很頭痛的文章類型(各種人權、歷史和天文類)也至少能釐清文章大方向。

[Quant]

想必Q對大部分的人而言都不難,但我一戰只拿49,主要原因是對DS題目的掌握度太低,常常漏掉一些條件就寫錯了。所以我一戰後準備Q會刻意放慢解題速度,因為通常PS題可以解很快,省下來的時間留給DS,答題時間還是綽綽有餘,雖然不能像大神一樣做超快又拿滿分,但先把正確率提升絕對是最重要的。另外我一戰後練習都用對岸機構整理的歷次數學機經,因為OG和GWD的題目都偏易,機經畢竟是實戰的題目,練起來比較踏實。

[IR & AWA]

IR我只有在寫PP1和2模考有練習,兩戰都只拿7。

AWA我沒看影片,而是直接參考OG裡6分範文的寫法,覺得其實AWA只要寫的有憑有據,應該都能拿到基本分。論點我用A2上CR有哪些weaken argument的方法,實戰我遇到的argument都是[因為A做某事效果很好,所以B也效法並推斷會有一樣的效果]的思路,用常看到的weaken手段就能應付。

[PP & GWD]

雖然PP是採用官方計分模式的模考,但V包含不少已經看過的題目,Q的難度很明顯跟實戰差不少,而且實戰的緊張感是難以比擬的,所以我覺得分數參考價值不高,把他當成練pace的工具就好。

GWD的練習也是以練pace和實踐答題策略為主,考滿分的分數不用太在乎。另外必須大推考滿分的設計,很貼心的記錄所有錯題,我考前兩天V都沒做新的題目,一方面是已經不想看到新的題目,另一方面也確定以前的盲點有解決。

[機經]

我一戰沒用機經就去考試,二戰前我有去追夢網找Q的機經,但考前一天換題了…。V的話是怕會影響我語感和答題心態,所以都沒用。

[實戰情況]

一戰(AM8:00, V-Q-IR-AWA, Pace: 9/18/27題--49/30/14分鐘)

進入考場前,我沒給自己時間整理心態,instruction也是一路點next就開始考試。寫完V後整個心態就崩了,因為知道自己RC答的很爛,所以我沒休息一路把剩下三部分飆完。考場提供的降躁耳機帶久頭會有點痛,而且太降噪了(會清楚聽到自己呼吸聲的那種),有點不習慣xd。

二戰(PM6:00, Q-V-IR-AWA, Pace: 18題--30分鐘)

二戰當天睡個午覺起來寫一點題目,吃了一點東西才去考場。考試順序我換成Q-V-IR-AWA,因為一開始考試會需要一點時間進入狀況,Q有比較多在前面神遊一下的本錢。

在進入Q之前有選校環節,我一戰完全沒看就跳過,馬上進入考試;二戰的時候我就慢慢挑,應該挑了七八分鐘吧,邊看學校邊穩定心態。考Q就遵循自己練習的方法,DS多想一下都沒關係,每一題都確定自己想清楚才按下一題。Q最後做完剩三分多鐘,對比我一戰剩十幾分鐘,雖然花比較多時間,但我從頭到尾都寫的很舒服,PS也都驗算一遍才進下一題,所以真的不用急,62分鐘絕對夠用。

V大部分都寫得蠻順,RC遇到歷史和天文類各一篇都有讀懂,但到最後4題連續遇到超簡單的CR(超明顯跳躍思考、倒因為果、句子作用)和SC(both…and平行結構),讓我以為又涼了…,但最後成績出來就知道自己多慮了。記得進考場前跟監考人員要耳塞!!!比降造耳機舒服太多了。另外我二戰pace改成只看一次,做完18題剩30min以上就好。

[總結]

經過這兩個月的密集準備,我覺得英文的理解能力和心態是最重要的。對英文理解能力越高,就能更快掌握句子、文章的架構和作者的想法,留給自己更多時間思考問題;而心態是在考試中遇到任何題目都要處變不驚,遵守自己的作題原則,把眼前的題目做好(當然停損是必要的),而不要去想現在是不是在高or低分庫,畢竟難度是老外訂出來的,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身上;講極端一點,如果能把每一題都做對,就不用去管題目的難度和算分機制了。

感謝A2的教學,在上課就能聽出A2對於這個考試的理解程度跟鬼一樣,也能感受到他對教學滿滿的熱誠,讓我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對付GMAT。

能考到這麼高分有點運氣成分,因為RC剛好都讀懂,讓我考V的時候心態穩很多。希望這篇能幫助還在跟GMAT奮戰的考生,祝各位都能盡早脫離GMAT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