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

全職考生6週密集準備!GMAT新制一戰645(數學滿分) 感謝A2GMAT!


- 考試身分:全職考生

- 準備時間:2025 /7月初 ~ 2025/ 8月中

- 準備教材:OG, GMAT官方PP1&2+5, GWD(Q) 1-22, A2線上課程講義


今年五月才下定決心要試試看申請看海外研究所,因看到許多想申請的科系都需要GMAT成績便開始爬文蒐集資料。在寫了一份模考題後發現自己對於這個考試的準備方向毫無頭緒,參考許多心得後便下定決心報名A2 GMAT的線上課程。

雖然我在五月就報名課程了,但因為平日要實習+上課,所以原先的讀書計畫就被我一拖再拖。為了避免自己一直拖下去便毅然決然報名了一個半月後的考試,開啟了6週的全職考生地獄生活。如果大家跟我一樣惰性很重且很愛拖延的話,一定要直接報名考試,才會有動力開始準備。


大致時間軸

我在6月時有陸陸續續看了A2老師拆解長句和介紹閱讀技巧的影片。在開始當全職考生後的時間安排大致如下:

早上會先寫15-20題的OG CR題+訂正,下午寫3-4組的RC題和一回KH老師的25天數學計劃,晚上則是按照進度看課程影片。考試的前兩週開始用GMAT Club網站刷DI題,並在和考時時間相同的時段每天寫一回模考題。

若是在時間急迫的情況下,我覺得不一定要每個影片都看完再去寫OG。因為我發現自己在準備前期若沒有即時將老師上課講的解題觀念套用在實作上,會導致我仍然使用自己錯誤的理解方式去寫題目,成效反而不佳。


各科心得

CR

CR是讓我最頭痛的科目,因為我常常在看完一道題目後依然一頭霧水,不知道題目到底想要問什麼。在寫題目的一開始可以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即使一題要花超過5分鐘也要有耐心地將題目看完並找出論點。除了刷題以外,訂正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訂正OG時我每一個選項都會寫出它錯的原因,這有助於我更加熟悉各式各樣的題型,並找出其中的邏輯謬誤(和別人吵架時很實用)。

RC

原本對RC充滿信心,但直到看到密密麻麻的天文學還有科學名詞後有股想放棄的衝動。但透過課堂上扎實的訓練讓我發現自己在大學期間其實常常是以囫圇吞棗的方式去消化大量的文本,導致我在面對時間壓力時會為了急著讀完一個段落而漏讀重要資訊,甚至直接放棄全部猜C。但在實際練習了多份閱讀後會發現搞清楚文章的背景資訊並不是很重要,只需要搞懂其中的邏輯即可。

在訂正時,我會針對看不懂的文章分析每一句話的功能,例如:提出新理論、轉折、作者觀點等等(其實就是老師上課時說的東西),面對長句則會先抓出主詞和動詞。雖然一開始很耗時,但熟練之後即使遇到奇形怪狀的主題也比較不會慌亂。此外,我覺得把閱讀能力訓練好是性價比很高的一件事,無論是準備雅思或是閱讀書籍時都能幫助我更快地掌握重點,且GMAT的每一個科目都需要好的閱讀能力才能事半功倍。

Q

因為原本的數學底子不差,所以我有跳過OG題目直接寫25回的練習題。在寫題目時我會針對自己較不熟的觀念制作錯題本(例如因倍數、餘數等等),並多練不熟悉的主題。此外Q除了數學能力,對於非英語母語者的我來說更是閱讀能力的考驗。有時並不是不會算,而是連題目想問什麼都搞不清楚。最後靠著錯題整理和小心閱題,很開心最後在數學這部分拿到滿分!

DI

DI這部份是我花最少時間準備的,主要是因為花太多時間在CR和RC身上。建議大家要用電腦去模擬作題,GMAT Club上也有Error Log的功能來追蹤錯題。DI的部分沒有太複雜的計算,跟著老師上課的解題思路去走並訓練好閱讀能力即可。


誠心建議

1. 訓練閱讀能力

如果想要在短期內考到理想的GMAT成績一定要訓練好閱讀能力,不要為了求快而亂讀一通,因為到最後讀不懂還是要再讀一遍。我覺得A2 GMAT提供的課內資源已經非常豐富了,機經的部份我雖然有購買,但因為沒有時間讀所以沒有用到,建議大家可以視自己的需求斟酌一下。

2. PP

在考前一定要用官方的模考軟體(我只有額外買PP5),除了可以檢視成果,最重要的是慢慢調整考試步調,並擬定在遇到不會的題目或是來不及作答時要怎麼辦(如果時間不夠的話,最後幾題一定要先隨便填答案再利用3次的修正機會回來改,因為未作答扣的分數夠多)。

3. 放輕鬆


非常感謝A2GMAT的課程讓我在短期內迅速拿下理想的成績,每次在臉書社團看到大家的高分分享都給了我滿滿的動力!祝大家考試都能順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