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背景:臺灣大學 外文系
準備時間:2023 / 6月 ~ 2023 / 8月
英文能力:TOEFL 109/TOEIC 945
準備教材:OG、OV、曼哈頓修辭、PP、GWD、A2培訓班教材
前言
決定要考GMAT是要申請24FALL的學校,因為時間有點趕,想特別選可以有彈性線上的課程,後來真的使用後發現看影片對趕時間的考生很友善,可以跳過一些老師笑話和問答的時間。
我幾乎一半以上的課程都是以影片方式進行的,個人覺得對我來說是更有效率的方法,而且A2GMAT的平台做得很好,每次看完一個章節打勾,會蠻有成就感的,可以自己評估看看比較適合的上課模式。
可能很多人覺得外文系來準備GMAT會比較容易,但我覺得GMAT需要的英文部分,其實跟日常會用到的英文不太一樣。了解過考試內容後,認為GMAT這個考試滿需要補習的,一開始找到A2應該就是跟大家一樣,看到網路上有很多好評價,試聽幾家過後,覺得A2是講得最清楚、我自己最容易聽得懂的。補GMAT很需要聽得懂老師講的邏輯,不然很容易變成看答案解釋,根本沒有搞懂考點。
SC
是我在準備GMAT覺得最痛苦的科目,我覺得我一直到考試時,都沒有很抓到SC的考點,但平台上有顧問錄製OG每一題的詳解,刷OG的時候,如果遇到特別困擾的題目,就可以重複看當題詳解。
我特別有感的是A2常說選項要選拿給CEO看的文字,有時候刪到剩兩個選項的時候,用這個標準判斷的話其實蠻有用的。還有真的要聽A2說的選項不要亂刪,有時候看到一個以為是考點的段落,就很快把正解刪掉,這樣真的滿可惜的。額外的好處是準備完GMAT後,再準備TOEFL的寫作有明確感覺到幫助。
RC
這個科目對我來說其實就是做長篇閱測,比托福稍難一點,但還是算最簡單的,主要是因為讀外文系長期讀英文文本,訓練到的可能就是閱讀長篇文章的能力。上課時特別學到的技巧方法,是遇到特別艱深的單字時不用很焦慮,因為很可能就是考點,並會在之後的文章解釋。
CR
是我覺得所有科目最需要系統性讀法的一科。首先,讀懂語意還是最首要的要求,再輔以KORY上課教的技巧。判斷選項正負面的方式對我是最有效的。其實CR的題目邏輯都有一些相似性,做題到最後真的會像KORY說的一樣,看到題目,就知道大概要選哪個方向的答案。
總結我VERBAL準備方式的話,就是寫題目再加上事後對每題做檢討,就算是做對的也要再看一次,保證自己沒有遺漏的考點。
數學
我的數學程度就是普通文組,但對數學不會有特別排斥的情緒。GMAT考的內容其實國中程度就可以應付,最需要練習的應該是讀懂用英文敘述的題目。
聽KH上課主要是把上大學一段時間沒碰的數學撿回來,照教材分的章節可以很清楚地複習。做題時,其實不用特別想很聰明、很快的解法,有時候把答案帶進去,就可以解出來了。練習時要記得檢討錯題,如果有矇對的也要做記號,提醒自己回去把觀念搞懂。
上完課程後照著KH排的進度表(我是全職考生),每天練習50題,再認真檢討。雖然最後因為考試時間太趕,來不及把全部GWD題目都寫完,只拿到50分,但我覺得照著時程表練習很有幫助,每天都碰到數學,至少能保持做題手感。GMAT數學真的不會太難,依大部分台灣學生的程度都是可以應付,可以好好把握,讓VERBAL有多一點餘裕。
AWA
應該是GMAT裡面真的不用花太多時間的科目,我在考試前一天把課程的影像、七宗罪和模板看一遍後,就去考試了,最後拿一個平穩的4分,我覺得已經蠻夠了。
IR
題目其實不會特別難,用基本的邏輯就可以解題,但可能會花比較多時間,解題時要特別注意時間。在上課時了解一下題型,再把教材那本的題目大致練習一下,考試時就有拿到8分。如果是平常邏輯不錯的人,在IR的部分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總結
考GMAT的整個過程真的很複雜,A2完整、有條理的資源讓我可以不用花另外的心力去整理備考資料,全心準備考試內容。
我個人是沒有特別購買機經,但光靠培訓班的資源對我來說已經很充分了。這次報名本來是給自己一次試水溫的機會,很幸運的一次就拿到了不錯的分數。
事後來看,我認為可能正好是心態比較放鬆,讓我在考試時有辦法好好發揮。原本事前心裡決定的考試順序是先V再Q,但當天進考場時覺得一開始狀態好像不是太好,所以才臨時改成先Q,讓頭腦動起來後,再考V。所以我覺得考前可以多花一點時間抓好自己做題最順的模式,比較不會出錯。祝大家都可以早日考到理想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