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4日 星期日

2017年 一月 GMAT 740 Q51 V39 (七週培訓班)

SC:A2已經非常系統化的把考點都整理在五本精華講義之中了,我們真的只要熟練講義考點並有邏輯的進行操作,修辭就能夠進步。
CR:我按照A2上課說的方式找到論點後練習針對論點進行推理,並抓出每個論點的主題,不管題目是什麼類型都練習思考一遍這個主題有什麼隱含assumption以及自己會怎樣去weaken/support他。
數學:KH的數學課很有系統的把GMAT數學統整過了,講義中其實也內涵很多實戰上非常實用的解題技巧與方法。大推KH的助教時間,只要數學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去找他,他都會很詳細與熱心的解決同學的問題,也能導正自己平時練習錯誤的觀念與盲點。
Dustin模考班:我在一戰前有參加Dustin的模考班,非常推薦在準備上遇到瓶頸或有一大堆問題想問的同學參加,Dustin會很詳細的根據你先前的備考狀況提供相對應的solution

[心得] 三戰740 至少考三次再放棄

考試成績:
一戰 680 Q50 V32 AWA:5 IR:6 2017/9/7 (全職準備)
二戰 690 Q49 V34 AWA:5 IR:4 2017/11/15 (在學準備)
三戰 740 Q51 V39 AWA:? IR:8 2018/1/8 (在學準備)

求學背景:中央資管 大四
準備時間:2017 7-8月培訓班(晚)+9-12月共6個月
準備教材:A2培訓班講義、PP1234、考滿分GWD模考、OG17、OV、Dustin部落格/模考班、數學精修班、Dustin/KH機經班

前言

自己在備考有時讀到心煩就會上網看看別人的心得文,看看別人是怎麼準備和怎麼考高分的,也很常從別人的文字中得到繼續長期抗戰的動力(尤其看到別人考到六戰七戰,考三次真的不算什麼)。這篇文章希望能著重在我前兩戰為何分數上不去與三戰時如何改進,幫助大家少走一點冤枉路。一戰因為是全職準備,所以給了自己非考好不可的壓力,每天基本上都是投入至少12小時在備考,給自己訂了一戰一定要700+的遠大目標。680的成績出來後老實說滿落寞的,畢竟投入了如此龐大的時間最後沒有達到目標,也很猶豫要不要繼續考下去。
之後和A2約了助教時間,被二話不說的叫去準備第二次,現在看來幸好當時有堅持下去,非常感謝A2。


二戰時由於數學心態不正與修辭閱讀的備考策略錯誤,當銀幕上出現690時我還真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難過。因此考完後在休息兩週+出國兩週慢慢思考為何分數上不去後(其實就是放空了四週),回來決心重頭來過、認真備考。我認為GMAT除了平時要扎實的準備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備考的心態。畢竟當自己走進聯合世紀大樓時,心態才是決定能否穩定發揮的關鍵。

SC

SC算是GMAT最精華的考科。一戰時邊聽A2上課的錄音檔複習講義和邊總結完PP12後去考試得到了還不錯的成績,但也因此自我感覺良好的有了自己修辭好像還不錯、考點好像很熟練的幻覺。

也因為這樣,我在準備二戰時便一股腦兒的把PP12重新總結一遍順便把PP34也總結完,在過程中也特別注意語意的考點,殊不知二戰結果出來修辭竟然比一戰低。

直到十二月中去參加了A2舉辦的修辭研討會,看著A2用著講義上的考點解掉一題又一題高分區的難題,我才發現自己因為疏於複習A2的講義早已使我的考點熟練度流失。研討會結束後也和A2討論一下備考狀況,被問到自己講義有沒有一個禮拜至少複習兩次,我也只能默默的搖頭。


我覺得SC的考點如果不常複習真的會忘記,就算覺得自己考點已經很熟練了,每次細讀講義都還是能夠找到自己不熟悉或很細的點,而這些考點也常是決定能不能上高分區的關鍵。因為A2已經非常系統化的把考點都整理在五本精華講義之中了,我們真的只要熟練講義考點並有邏輯的進行操作,修辭就能夠進步。另外實戰中很常刪到最後要用語意二選一甚至三選一的題目,因此平常總結還是要培養從語意角度解題的思路。

CR

一戰時因為平常練習正確率還可以,就沒有放太多心思在上面。直到考完一戰去找A2才發現自己總結時大多依靠scope和垃圾招解題,沒有真的訓練到邏輯思考能力,因此即使平常練習狀況還可以,在實戰上只要時間和環境壓力一來就會無法針對題目正常推理思考、只能果斷猜C。

二戰時我按照A2上課說的方式找到論點後練習針對論點進行推理,並抓出每個論點的主題,不管題目是什麼類型都練習思考一遍這個主題有什麼隱含assumption以及自己會怎樣去weaken/support他。

另外利用Dustin的小撇步,練習在每個選項加上”是否”判斷選項重點,練習久了對”無關”就會更有感覺。除了以上的橫向總結之外,我也效仿Kory對題目的故事模式與邏輯關係做縱向總結,加快我解題過程中的決策速度(三戰時前面不知為何寫太快導致最後11題還剩快23分鐘,我便方鬆起來慢慢讀最後一篇RC,殊不知太放鬆忘記時間使最後兩題只剩不到3分鐘,恰好第40題CR題幹超長又看似是考古學的題目,最後沒時間便果斷以縱向總結的觀念快速選答,雖然不知有沒有答對不過至少不是亂猜猜C xD)。雖然考前做了許多準備,但實戰上老實說CR確定對的題目真的不多,大部分都是初篩後透過方向+scope+垃圾招搭配使用選一個相對好的答案,因此平常總結時真的需要乖乖聽A2的每個環節都扎實訓練到。

三戰因為二戰CR分數特高(97百分位)便沒有額外練習,只有考前模考時順便練練,正確率也和之前差不多。

RC

老實說我RC一直是考最差的一科(一戰48百分位),二戰甚至考的比一戰還差(41百分位)。在助教時間與A2探究原因時才終於知道自己平常練習時沒有真正去思考文章本身的邏輯,更沒有用A2所說的架構語氣論點在閱讀時用Active Reading去分析文章。說實在明明A2一直在強調架構語氣論點,不過很多時候我們上完課就根本忘了那是啥。

因此在三戰時我決定重聽RC培訓班錄音檔,一聽才發現原來我之前都沒有用標準化的步驟解析題目與文章,有時甚至會懶得回文定位。後來熟練A2教的的讀文策略與分析選項不好的四種模式後,RC才得以進步。

Q與數學機經

KH的數學課很有系統的把GMAT數學統整過了,講義中其實也內涵很多實戰上非常實用的解題技巧與方法,讓我一戰搭配機經狂中之下拿到50分。不過也因為這樣使我低估了數學的難度,二戰時想說考前再算個機經就能輕易50+,在考前換題加上疏於練習的情況下只拿到了49分。

三戰時重頭來過去上了KH的數學精修班,才發現有很多破題點跟DS題的判題點培訓班上完早就忘了,導致之前做題時雖然題目有做對,解題流程卻沒有標準化很有自己的style,連帶使做題的效率與正確率無法提升。因此在穩定的練習配合機經(其實三戰機經中很少,我還一度懷疑是不是換題了,更怕是不是只有我換題)得到滿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機經只是輔助,平時數學還是要好好練習。

RC機經

一戰時不知從哪來油然而生的想法覺得看RC機經不如多總結幾篇文章,因此即使手上有機經我也沒看。二戰時想說一戰RC考那麼爛還是看一下機經好了,殊不知考前兩天換題。三戰時我使用Dustin的方法複習核心句,搭配聽Dustin的語音講解加深印象。實戰上有中一篇,
雖然是加快了對文章的理解不過說實在幫助不大,看到題目還是得乖乖回去定位重看文章篩選選項,因此我覺得閱讀機經主要是緩解考試緊張感與讓你心安的作用,平常準備還是要以實力為重。

AWA/IR

基本上好好的上完Kory的課了解出題模式跟應對方法(尤其是上課教的5分作文的特色真的很受用)後這兩科真的就不是什麼大問題。

AWA我是用A2隨身碟裡的770模板,在一戰前用這個模板照Kory說的乖乖練習了三、四篇機經的題目,並把模板改成自己寫的比較順的文句,在之後二三戰就都用這個模板下去寫。因為是自己的句子,考前幾天在背的時候也比較背的起來。

IR的話我也是只有一戰時有用PP模考稍微練習,後來就沒特別花時間。

模考

一戰時主要是用曼哈頓模考(正好特價時買的)搭配考滿分GWD模考,模考期兩週。曼哈頓的V分數大概都在31-37之間,在實戰前給了我不少信心;至於他的數學就真的就不要浪費生命跟他纏鬥,除非你GWD+PP都寫完了想挑戰複雜一點的題目,不然考前真的只會打擊信心(還不如回去刷PP體驗一下拿51的感覺)。

另外我在一戰前有參加Dustin的模考班,非常推薦在準備上遇到瓶頸或有一大堆問題想問的同學參加,Dustin會很詳細的根據你先前的備考狀況提供相對應的solution,有機會的話還可以目睹一下Dustin如何解修辭,就可以知道自己有多渺小xDD

二三戰時則主要用GWD模考,模考期一樣兩週。不過二戰考完後因為覺得兩週的時間有點太長,因此三戰時決定將模考期改為一週,多的一週拿來做一般練習。做到後面因為GWD很多題目都看過了,很常提早20分鐘寫完,正確率也不值得參考,因此後期模考比較屬於熟悉實戰臨場緊張感的工具。

總結

非常謝謝A2 GMAT團隊這半年來的教學,也非常鼓勵大家平時多多運用助教時間的資源。A2基本上聯絡他之後幾天內就會回覆,只要帶著自己的總結檔與ESR準備去面對現實就行了(沒有總結檔也得去面對現實)。Dustin的助教時間很值得去搶位Dustin會非常有經驗的幫你規劃備戰時程與策略,最後大推KH的助教時間,只要數學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去找他,他都會很詳細與熱心的解決同學的問題,也能導正自己平時練習錯誤的觀念與盲點。

最後預祝各位考試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