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1日 星期三

2010年 七月份 Mark GMAT 720

我想說與其考過後覺得不行再補,不如現在就先補再考,最好是一戰就成名了(很多人的夢想),而對上班族來說,要的就是省時。我覺得補習班跟A兔班的差別在於A兔上課講義是已幫你整理大部分考點、正確答案長相、解題等等,剩下的部分就是自己練習時,再把額外不會的加進去;而補習班是帶你解題,但之後的考點整理要靠自己。
作者: zifen (~築夢踏實~) 看板: GMAT
標題: [心得] 7/20台北三戰720
時間: Thu Jul 22 22:53:14 2010
<<AT考試成績>>:一戰 600 (2010/04/23)Q48V24
                               二戰 640 (2010/06/10)Q50V26
                               三戰 720(2010/07/20)Q51V35
<<求學背景>>:   BS in NTPU
                             MS in YZU
<<英文能力敘述>>: TOEIC 670    (5年前成績,蠻鳥的)
<<全職考生或在職準備>>:    在職準備 2009/08/03~2010/03/31
                                                  全職考生2010/04/01~2010/07/20
<<準備時間>>: 在職7個月+全職4個月
<<準備教材>>:  OG12、PP1.2、GWD 24回、A兔上課講義、W大pace practice

<<正文>>:
直接講我的準備過程,有合適的部分各位請斟酌參考。
第一階段:上補習班打底
看看我五年前TOEIC成績,那還是考三次後才有的成績,在有自知之明的情況下,我早就決
定要補習了,而選擇來欣是因為老師上課直接用GWD或PP的題目來當教材,似乎對想要速成
的我比較適合。因為底子太差,所以老師教的我都覺得很有收穫,這是我打底階段。
上課方式是馬上做題馬上檢討,讓我蠻挫折的,因為很多基本文法我都不會,像是介係詞
後面只能接名詞這類,所以錯很多,但是我就告訴自己這是打底階段,盡力吸收就對了…
也因為還在上班,其實沒有太多時間看補習班以外的教材。
第二階段:上A兔班
補完習後,跟同梯的戰友組了個小讀書會檢討PP,或許底子有好一些,但在解題上還是不
夠有感覺,或者應該是說解題步驟沒有條例化,看了蠻多人推薦A兔的,我想說與其考過
後覺得不行再補,不如現在就先補再考,最好是一戰就成名了(很多人的夢想),而對上班
族來說,要的就是省時。
我覺得補習班跟A兔班的差別在於A兔上課講義是已幫你整理大部分考點、正確答案長相、
解題等等,剩下的部分就是自己練習時,再把額外不會的加進去;而補習班是帶你解題,
但之後的考點整理要靠自己。
一樣的考試內容,不同的教法,只有適合自己的那套方法才是好方法,跟補習班相較起來
,A兔的教法比較適合我,所以之後我全用他教的那套準備。A兔教法較細的部分我就不贅
述了,可看其他心得文。
第三階段:一戰準備方式及檢討
教材:PP1.2(W大excel檔)、GWD 24回前七回、A兔上課講義、W大pace practice、JJ
SC方面:這階段的我其實很重視技巧解題(文法、句子結構),因為語意邏輯對我來說太花
時間了,不得出此策,而PP的訓練,這些技巧也都蠻管用的,所以這階段我是不太看句意
的(當然簡單的就一目了然)。
CR方面:題幹與結論句的判斷、BF的轉折詞前後邏輯關係等,A兔教法讓我豁然開朗,雖然
在錯誤答案分類上有點細,但我覺得只用有關無關不足以解題。說細其實也還好,常用的
就是跳脫主題、無關比較、補充背景資訊這幾類。
RC方面:這是我最弱的一環,因為這部分最難速成,特別是考試時時間有限,資訊能否有
效進入腦中對我都是個問題,用區塊閱讀法練習。
Math:自以為很ok,沒練習PP,只看來欣林老師上課筆記及JJ(約250題)。
GWD:考前只做前七回練pace(一天一回),頗挫折,每次都錯約15~20題。
JJ:除了SC,其他都有看。
考前兩週準備方式:基本上是一天一回GWD+檢討及JJ整理
考試策略:因為時間內真的做不完,只好採53-30-12-0。前21題很重要,後面三四篇閱讀
來不及就放掉,時間放在SC、CR上,一定要猜完。
戰後檢討:
因為是未準備好就上場,所以考試時我告訴自己就當累積經驗值。
SC部分:覺得還好,似乎沒有很難,維持目前方式準備下一戰。
CR部分:雖然做pp時可以正確判斷結論句,答案錯誤類型分辨也沒啥問題,但實際考試題
目較難,單字量不足、閱讀速度跟理解題意慢的弱點表露無遺。只好邊練習邊累積單字量
了。維持目前方式準備下一戰。
RC部分:閱讀速度慢、句意理解慢、單字量不足、回文定位不確實、文章架構沒有弄清楚
。下戰準備時,要確實搞懂句子功能、段落功能,文章架構,回文定位要確實。
Math部分:因為補完習後到實戰前都沒再碰數學原文題目,所以考試時題目看的有點吃力
,以致時間很趕。下次考前兩天,一天做一、二十題原文題。
JJ部分:太晚整理(一個禮拜),導致短時間內大量閱讀,有點消化不良。整理方式不佳。
下次要提前兩週就開始整理。
第四階段:二戰檢討
教材:GWD 24回(8~15)、A兔上課講義、W大pace practice、JJ
戰後檢討:
SC部分:大感挫折,題目又臭又長,重句意。
準備方式:只會技巧不夠用了,發現OG12原來很重要(前人說OG很簡單,不要花時間在上面
),於是用W大excel檔方式做OG12,再逐題對照OG解答,重新建立以前做題比較沒把握的指
代、修飾語等考點,對何謂wordy/awkward也有較深的感覺。做了之後才發現,OG12真的比
較像實戰考題,因為讓我有同樣無法用技巧解題的慌張、挫折感。據閃光親身經驗,他說O
G12跟OG11差很多,或許是真的吧!OG12很重要!
這次我稍微改變以往的解題步驟,把主動詞一致拉到第一步驟,之後再平行、結構錯誤或
慣用語之類。三戰時主動詞一致的好用讓我印像超深刻,因為不少題目長,而且五個答案
都沒什麼相似考點去判題,主動詞一致真的是很好用的第一個切入點。
CR部分:一樣老問題,閱讀速度、理解速度、字彙量不足。
準備方式:邊做題邊裡累積實力。這次只用OG12題目練習,因為pp也差不多做爛了。難度
我覺得跟PP差不多。
RC部分:一樣老問題,閱讀速度、理解速度、字彙量不足。
準備方式:邊做題邊裡累積實力。這次只用OG12題目練習,一樣搞懂句子功能、段落功能
,文章架構,回文定位要確實。
Math部分:因為比較早整理JJ(約300題),所以在吸收上比較良好,考試無題意轉換問題。
準備方式不變。
JJ部分:前兩周開始整理很剛好,而JJ的肥瘦在整理上區分為四類:GWD原題或變題、有考
古題、無考古題、無題目/答案。
考試策略:因為時間內做不太完,一樣採53-30-12-0。前21題很重要,後面三四篇閱讀一
定來不及好好看,假如是JJ,直接憑對文章內容印像做答,若不是JJ,則看各段主題句跟
最後一句,直接做題。
寫的有點流水帳,做個小總結:
1. OG12 SC很重要。
2. 考試時盡量讓自己可以放鬆的面對考試(得失心太重是很多人的考不好的主因)。
3. 合適的Pace practice很重要。
4. 考前兩天的情緒要hold住,照先前安排的進度操兵,不要心浮氣躁。
5. JJ要用心整理,但也要捨的割捨瘦JJ,因為考試遇到沒幫助,還影響心情(可參考6973)
6. 考試時要徹底執行擬訂好的策略(如:一題看三分鐘還解不出來就不該戀棧)。
<<心得>>
經歷一年多的準備,這幾個月的內心折磨,終於可以放下AT,然後拿起IELTS了。
相信正在準備AT的考生們都可以體會那種一戰過後,實際成績與理想成績有段差距的心情
。老實說,未考試之前,真的有點受板上700分以上心得文的影響,腦中有上700應該不是
太難達成的錯覺,以為pp gwd外加JJ應該就差不多可以搞定了,更何況我還補完習外加A兔
班;感覺上,考AT該做的我似乎都做了。
           但是,告訴各位,我當時錯了!
一戰後發現自己還有很大進步空間,再戰時,深感挫折  (迷之聲~我真的比別人笨嗎?)
當然我不相信這回事,但我也知道沒有比較聰明,所以只能用時間跟幸運女人的眷顧來彌
補。
拿了這個分數固然開心,但是我知道這超出我實力所應得,腦中頓時出現謝老師說的:考
這試大家都在作弊……只能在往後準備IELTS再把英文實力補回來了。
整個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我體會了什麼?
第一點: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云云。
第二點:有限時間內如何做決策及執行策略的決心。
第三點:天時、地利、人和。
當然不只這幾點,但這幾點是最深刻的。
第一點相信大家都很有感覺為什麼第一個是必先苦其心志,小弟不多說。
第二點講的是75分鐘41題,相信大部分人都沒辦法好好做完,這也就是為什麼GMAC設計在
前21題分數比重高的原因,但為兼顧完整性,不能不全答完。對實力不堅強又想拿高分的
人而言,就該擬訂”合適”的策略,而這部分還算簡單,難的是在實戰時,又有幾個人能
在一題花了兩三分鐘沒解決,願意割捨對該題的不甘而進入下一題?甚至是賭上一、兩篇
RC呢?
第三點講的就JJ了,希望有6X0分以上實力的人不用覺得700分跟你有什麼差距,我相信10
個裡有5個是剛好遇到的肥JJ(裸考例外),甚至是GWD原題(像我),分數就衝上去了。
我同事AT一戰710托福11X,他跟我說要是叫他再考一次,也不會上700。當然成績越高越好
,但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對應於你想申請的學校,夠用就好了,還有其他事更值得你去
做。舉幾個身邊例子給大家打打氣,都是我認識的學長:
1. 去年上西北的gfar,AT680。MBA看整體的package,essay的包裝甚至更重要。
2. 去年LSE MS畢業的學長,AT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