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學背景:清大計財
- 備考時間:2025年4月1日至6月下旬
- 準備教材:OG,GMAT 官方PP1&2,A2線上全科講義
前言
原本就計劃好大學畢業累積幾年工作經驗後要前往國外攻讀碩士。今年三月中脫離全職工作,轉為兼職工作後,直接在四月初開始上A2線上全科的課程。此前向考過GMAT舊制的朋友打聽,他認為考試的秘訣是速戰速決,短期內密集地讀書、備考。如果在第一個考試就拖太久,到了後面更沒有精力和耐力一邊備考一邊準備申請文件。再加上GMAT已經改新制,朋友們對於舊制的考試經驗對我幫助有限,因此決定尋求補習班的輔助,目標在八月前搞定GMAT及托福分數。
選擇線上課的兩個主要考量:
(1) 課表時間 – 實體課配合上班族作息,大多開課在平日晚上以及週末。而我已經不是全職上班族,可以平日白天線上上課,同時節省通勤時間。
(2) 進度彈性 – 線上課影片可以按自身需求調整播放倍速,暫停以及重播,在保證效率的情況下也能完全按照我的行程自由安排學習時間。
備考時間軸
在開始看課程影片前,我先統計了各個科目的課程影片總長度,然後計算在1.5倍速下看完總共需要的小時數,再將這些時數平均安排到我不用上班的日子裡。期間難免會有惰性發作的時候,但一般這種時候Kory老師在影片中下課時間對某個提問學員說的「你這樣不行,你對自己太好了」就會浮現在腦中。越靠近考試日期06/19,焦慮感也與日俱增,因此我在五月的時候卸載了社群軟件,也將所有朋友的邀約推遲到考試結束後。在與自己的拖延症拉扯下,我在五月中左右看完了所有課程影片,也同步把老師們在課內要求的課後練習題目都完成並檢討完。
看完影片後,我統計了OG中所有Verbal和DI的題數,一樣分配到不用上班的日子裡。Q的部分我按老師的建議跳過OG,直接分配KH的全職考生讀書計劃。在做完OG的Verbal題目後,我開始寫A2提供的GWD Verbal題庫。課程影片中老師們都會告知各個讀書計劃建議每天做幾套以及總共會花多久的時間。但由於我已經有些進度落後,要爭取在剛好一個月的時間把這些題目都寫完,只能增加每天分配的題目量。
考前最後一周,我反而減少了每天練習的題目數量,想著重在心態的調整和熟悉考試流程。我將官方Practice Exam 1&2 各寫了2次,熟悉時間分配以及考試頁面後就去應考了。
各科心得
CR
由於我個人的英文閱讀速度及理解能力不算差,我認為CR的困難之處在於,如果不了解GMAT的出題邏輯,即便給你正確答案,你也搞不懂到底為什麼那個選項才是對的。但如同老師們說的,GMAC就是神,他不會因為你的抱怨就改變題目答案或出題方式。一開始不要急著刷題,按照A2說的,配合課程影片搞懂GMAT的出題邏輯,了解其他四個錯誤的選項意圖如何誤導你才是最重要的。後面隨著練習的題目增加,我也更了解出題的邏輯,對於明顯錯誤的選項可以更快速地排除。
RC
我認為A2在線上課程中對於句子的拆解和標點符號功能的說明幫助很大。GMAT的文章篇幅不短,且會夾雜生物學、考古學或其他你無法預測的領域的專有名詞。這種時候按照老師說的,先跳過看不懂的專業名詞,著重判斷大眾觀點、作者論點以及語氣,可以大幅節省時間。
Q
理論上這個科目應該是亞洲學生最有把握拿高分的,但也相對地,只要你粗心錯了幾題百分位就會急速下降。在寫KH的讀書計劃檢討錯題時,我發現有不少是粗心錯誤,考試的時候也遇到卡在一題浪費了太多時間的情況。雖然是國中程度的數學題,但我認為更不能因此輕忽。應該利用讀書計劃和Practice Exam找出自己在哪類題目還有沒掌握的盲點後加強那個部分。考試的時候合理分配每一題的時間,即便是覺得很簡單的題目也要檢查後再按下送出。
DI
這是我認為不確定性最大的科目。考前能夠準備的就是做OG和講義的題目。但即便題目都做過了,由於題型太多變,仍然無法對考試有十足的把握。此外,做講義和OG紙本的題目花的時間可能也和用電腦答題時不一樣。最好的方式還是多做Practice Exam,接觸各類的題型,同時合理配速,不要犯下最後有答案來不及送出的嚴重失誤。
結語
我認為A2 GMAT的課程除了能幫助考生快速掌握考點,少走彎路以外,老師們的經驗和建議也都很有幫助。在課堂以外如果有對於學習進度甚至是就業方面有迷茫的地方,老師們也都很耐心地解答。非常感謝A2 GMAT讓我在第一次就考到理想的成績,也預祝還在奮鬥中的考生們都能順利考到想要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