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在準備GMAT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除了基礎閱讀能力不太好。好像甚至連邏輯辯證能力也有所缺乏。常常做到邏輯題時:「文章裡好像很完美沒有漏洞」「說得很有道理啊!哪裡可以削弱?」而感到苦惱。
其實呢,這樣的問題跟基礎閱讀能力的缺乏一樣嚴重。西方高等教育的範式是「批判性思考」(自笛卡兒以來的邏輯辯證,越辯越明),而亞洲教育則比較偏向「灌輸式學習」(以服從吸收為主)。東西方教育思維的差異,就會導致以上的問題。
當然,今天這篇文章重點不是要黑台灣的教育;過去已經無數人黑過了,再來補刀沒什麼意思。今天要談論的重點是:如何加強?
很多時候,我們會為了加強CR去看Powerscore的那本GMAT邏輯聖經。但是很可惜的是,當基礎的邏輯辯證能力都還沒有成型的時候,貿然去讀領域限縮在考試的教科書或參考書,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套公式」的僵化思維。也許一開始你沒什麼感覺,覺得套路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是當進入高分區題目稍微繞了一點,很多人就會開始覺得難以突破。
其實,真正要加強邏輯辯證能力,要從日常生活中思考的習慣做起。而這篇文章,就是要來分享兩個平日可以訓練邏輯能力的方法。(別擔心,Dustin不會給很極端的方法,比如去反駁身邊每一個朋友的每一句話,結果最後害自己變成眾叛親離的酸民之類的。)
1. Be the opposite of yourself.
當你對某個議題懷抱著立場時,嘗試站到對立面去,然後想盡辦法說服剛剛那個自己。當你想不出反面的理由來動搖剛剛的自己,代表你想得還不夠周詳。注意這個時候不要變成妖精打架,要當反面就乖乖當反面拼命說服支持者倒戈,不要反面稍微想一下又不小心跳回原來的自己,變成左右互搏。
e.g.如果你是婚姻平權的支持者。請讓自己專心成為護家盟,想盡辦法說服剛剛的自己為什麼不要支持婚姻平權。還記得高中在講演社接觸辯論時,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正反方不能自己選擇?要用大會指定的持方?」原來是為了要跳脫個人情感,用純粹理性的論證來說服彼此。真正邏輯思維厲害的人,心裡可能想的是反核,但是嘴巴可以說服其他人台灣需要核四甚至核四十。這一招可以跟朋友或讀書會一起玩,選一個意見相當分歧的議題,然後大家故意選跟自己反面的開始辯論(以前辯論社就是這麼玩的)。兩邊都會有很大的成長。
2. Dig out the ultimate reason behind every action.
對生活中所看到的某個政策、某個行為或決定,想辦法一直往後挖,一直問「為什麼?為什麼?」,用十萬個為什麼來找出背後最終極的原因。盡量挖,挖到不能再挖為止。你會發現,很多時候最終極的原因都是「價值觀」的不同,而行為本身並沒有絕對的好壞。
e.g.對於「某人很認真準備GMAT」這件事。
「他為什麼要那麼認真準備?」「因為他想考700+」
「他為什麼想考700+」「因為他想出國念top school」
「他為什麼想要出國念top school」「因為他想學習國外的管理知識」
「他為什麼想學習國外的管理知識?」「因為想要回來創業」
「他為什麼想要創業?」「因為他想創一所學校」
「他為什麼想要創一所學校?」「因為他想改變教育」
「他為什麼想要改變教育?」「因為他認為教育是社會的根本」
「那他為什麼想要改變社會的根本?」「因為他想要改變整個社會」
.......
用力推,推到不能再推為止。你會發現當思考能力不足時,推到一半就會斷掉了。推到一半就斷掉的時候,就無法看清事情真正的本質,而會聚焦在枝微末節的地方打轉。
很多時候,我們會為了加強CR去看Powerscore的那本GMAT邏輯聖經。但是很可惜的是,當基礎的邏輯辯證能力都還沒有成型的時候,貿然去讀領域限縮在考試的教科書或參考書,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套公式」的僵化思維。也許一開始你沒什麼感覺,覺得套路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是當進入高分區題目稍微繞了一點,很多人就會開始覺得難以突破。
其實,真正要加強邏輯辯證能力,要從日常生活中思考的習慣做起。而這篇文章,就是要來分享兩個平日可以訓練邏輯能力的方法。(別擔心,Dustin不會給很極端的方法,比如去反駁身邊每一個朋友的每一句話,結果最後害自己變成眾叛親離的酸民之類的。)
1. Be the opposite of yourself.
當你對某個議題懷抱著立場時,嘗試站到對立面去,然後想盡辦法說服剛剛那個自己。當你想不出反面的理由來動搖剛剛的自己,代表你想得還不夠周詳。注意這個時候不要變成妖精打架,要當反面就乖乖當反面拼命說服支持者倒戈,不要反面稍微想一下又不小心跳回原來的自己,變成左右互搏。
e.g.如果你是婚姻平權的支持者。請讓自己專心成為護家盟,想盡辦法說服剛剛的自己為什麼不要支持婚姻平權。還記得高中在講演社接觸辯論時,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正反方不能自己選擇?要用大會指定的持方?」原來是為了要跳脫個人情感,用純粹理性的論證來說服彼此。真正邏輯思維厲害的人,心裡可能想的是反核,但是嘴巴可以說服其他人台灣需要核四甚至核四十。這一招可以跟朋友或讀書會一起玩,選一個意見相當分歧的議題,然後大家故意選跟自己反面的開始辯論(以前辯論社就是這麼玩的)。兩邊都會有很大的成長。
2. Dig out the ultimate reason behind every action.
對生活中所看到的某個政策、某個行為或決定,想辦法一直往後挖,一直問「為什麼?為什麼?」,用十萬個為什麼來找出背後最終極的原因。盡量挖,挖到不能再挖為止。你會發現,很多時候最終極的原因都是「價值觀」的不同,而行為本身並沒有絕對的好壞。
e.g.對於「某人很認真準備GMAT」這件事。
「他為什麼要那麼認真準備?」「因為他想考700+」
「他為什麼想考700+」「因為他想出國念top school」
「他為什麼想要出國念top school」「因為他想學習國外的管理知識」
「他為什麼想學習國外的管理知識?」「因為想要回來創業」
「他為什麼想要創業?」「因為他想創一所學校」
「他為什麼想要創一所學校?」「因為他想改變教育」
「他為什麼想要改變教育?」「因為他認為教育是社會的根本」
「那他為什麼想要改變社會的根本?」「因為他想要改變整個社會」
.......
用力推,推到不能再推為止。你會發現當思考能力不足時,推到一半就會斷掉了。推到一半就斷掉的時候,就無法看清事情真正的本質,而會聚焦在枝微末節的地方打轉。
而在說服別人時,推得到越後面的人能夠講出「終極價值」,推到一半的人只講得出「中間利益」或「附加價值」。用「背後的終極價值」來說服遠比用「尾巴的蠅頭小利」來說服還來得有效。
在辯論中,我們將這種背後的終極價值統稱為「上位概念」。只要上位概念被確立了,後面要做什麼就只是選擇手段的問題。反之,上位概念被推翻了,那就做什麼都不對了。
這一招可以怎麼用?其實,你可以試著問問自己「你為什麼要考GMAT?」
當你推不到終極價值時,在中間困惑迷路時,代表你還沒有想清楚未來要走的路。而當你想清楚了,你就具備了鋼鐵般的意志。不管GMAT準備的路程再怎麼艱難,只要你心中有屬於自己的「上位價值」,你就永遠不會倒。
在辯論中,我們將這種背後的終極價值統稱為「上位概念」。只要上位概念被確立了,後面要做什麼就只是選擇手段的問題。反之,上位概念被推翻了,那就做什麼都不對了。
這一招可以怎麼用?其實,你可以試著問問自己「你為什麼要考GMAT?」
當你推不到終極價值時,在中間困惑迷路時,代表你還沒有想清楚未來要走的路。而當你想清楚了,你就具備了鋼鐵般的意志。不管GMAT準備的路程再怎麼艱難,只要你心中有屬於自己的「上位價值」,你就永遠不會倒。